海涛法师说故事3:泥塑金身的福报

泥塑金身的福报

从前,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在他孩子出生当天,家中也诞生了一头金象。父母十分欢喜,请来相师为孩子起名。相师仔细察看这个男孩后说:

「这孩子面貌端正,一脸福德之相。他出生那天可有什么征兆出现?」

长者马上就想到金象,对相师说:

「他出生那天,我家同时生了一头金光闪闪的大象。」

相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现象,就替孩子取名为象护。

象护和金象一同长大,成了一对好朋友,同进同出,互不分离。而且金象很听象护的话,如果象护不想带大象出去玩,大象便会待在家里,不走一步。有趣的是,这头金象排出的大便、小便都是金灿灿的黄金。

有一天,象护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突然谈起自己家中稀奇古怪的事。

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床、柜、桌椅都是用七宝做成的。」

还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及园林全都是用各种奇珍异宝堆砌的。」

又有人说:「我家的仓库有难以计数的宝物。」

大家互相比较,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这时,象护也插嘴说:「我家有一头金光闪闪的大象,它的大便、小便都是金子。」

众多孩子里,国王的儿子阿阇世也在其中。他听到象护这番话,心中起了贪念,暗中决定:「将来我当了国王,一定要把这头金象夺过来,占为己有。」

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久,阿阇世当上了国王。他一即位,便想到金象,于是,他召见象护,要象护带着金象,一起到王宫拜见国王。象护父亲听了,心中十分不安,对儿子说:

「这个阿阇世王,贪婪成性,凶残暴虐。他今天召见你,一定是贪图你的金象!」

象护对父亲说:「我这头金象,没有人能夺得走。」

于是,父子两人一起骑着金象晋见国王。国王看见金象,非常高兴,传令与象护父子一同用餐。吃完饭后,国王对象护说:

「我很喜欢你的金象,能不能让它在宫中留几天,陪我解解闷?」说这话的时候,国王心想:「金象是象护心爱的宝物,一定不肯把它留下来。」没想到象护却爽快地答应了,把大象留在宫中后,就和父亲一起走出王宫。

来到城门口,象护父子一看:「那不是金象吗?」原来金象趁大家不注意时,陷入泥土之中,从地下钻过王宫,逃出宫门。他们看见金象,欣喜万分,但象护随即想到:「国王发现金象失踪,一定会加害于我。如今佛祖在世,我不如去投靠佛祖,出家修行学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同意了。

于是,象护辞别父母,骑着金象,前往拜见世尊。佛陀为他传授比丘戒,说四谛法要,象护心领神会,不久就成为罗汉。他常与其它比丘在林间树下进行修道,金象总是静静待在象护旁边,一动也不动。

过不了多久,舍卫国中的百姓听说有这样一头金象,纷纷跑来观看,吵得比丘修道的场所不得安宁。佛陀对象护说:

「该是让金象离你而去的时候了。」

象护对佛陀说:「世尊,我曾多次放逐金象,但它一直不肯离开我。」

佛陀告诉象护:「你可以对他说:『你我今生缘分已尽,我已不需要你了。』这样重复说三遍,金象自然会消失的。」

象护遵从佛陀的教导,把这番话对着金象说了三遍,果然金象没入地中,从此永远离开象护。比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询问世尊:

「象护比丘为甚么有如此宏福,获得如此善报?」

佛陀告诉阿难及众比丘:「百姓只要在三宝福田中种下一点点善种,就能得到无极之果。」并说了以下一段因缘故事:

很久以前,当迦叶佛教化完毕升天,他的灵骨被迎奉到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建塔修庙,供养他的灵骨。当时,在一座塔里供养着的菩萨旁,有一座菩萨从天下凡时乘坐的金象。这头金象因长年风吹雨淋,身上的金漆已经斑驳,里头的木料还出现几个洞。

有一天,一个信佛的人到塔前烧香,看到损坏的大象,心中十分悲伤。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菩萨乘坐的象,怎么可以任它损坏呢?我应该尽力维护它。」说完就取泥补修大象。大象看到世间有这样一个好心的人,暗暗发誓:「将来我要使这个***富大贵,并让一头金象随时跟着他、保护他。」

佛陀讲到这里,微微一笑说:「当年那个修补大象的人,就是今天的象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八章(三)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八章(三)

第三节道绰、善导、慧日、承远、法照、少康道绰(562-645年)俗姓卫,并州汶水(今山西文水)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北魏昙鸾的净土思想,大力提倡称名念佛,取得了千百万信众的支持和响应,使净土宗真正成为一...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75)“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75)“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星光“义工”创立的初学药师法门念诵“修法”(仅供初学药师法门(刚刚想了解药师法门)的大德参考)!...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迦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迦兰

太子迦兰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他去世时,把王位传给太子迦兰。迦兰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就把王位让给弟弟,自己则带着妻子,一同入山学道去了。邻国有个人因犯罪而被割去耳朵鼻子、砍去了手脚,人们把他放在...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幸福是心灵的感受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时常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幸福么?也许,你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许,你还认为反正一样都是要讨生活,日子一天一天还不是要照样过,幸福还是不幸福又不是头等大...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何观?或是什么都不想,只念佛号,自念自听?大安法师答:念佛有四种念佛,但我们根据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是名号度众生,所以我们是倡导持名念佛。既然是持名念佛...

放生心得:放生可以从内心上帮助众生的生命

放生心得:放生可以从内心上帮助众生的生命

释迦牟尼佛说身口意三门,意识重要。你意识上学佛容易得到解脱,身、口上做了什么善根,要解脱相对较难。释迦牟尼佛传了外、内、密、极密八万四千不同的法,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嘴里念比不上心里想的功德更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