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说故事3:泥塑金身的福报

泥塑金身的福报

从前,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在他孩子出生当天,家中也诞生了一头金象。父母十分欢喜,请来相师为孩子起名。相师仔细察看这个男孩后说:

「这孩子面貌端正,一脸福德之相。他出生那天可有什么征兆出现?」

长者马上就想到金象,对相师说:

「他出生那天,我家同时生了一头金光闪闪的大象。」

相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现象,就替孩子取名为象护。

象护和金象一同长大,成了一对好朋友,同进同出,互不分离。而且金象很听象护的话,如果象护不想带大象出去玩,大象便会待在家里,不走一步。有趣的是,这头金象排出的大便、小便都是金灿灿的黄金。

有一天,象护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突然谈起自己家中稀奇古怪的事。

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床、柜、桌椅都是用七宝做成的。」

还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及园林全都是用各种奇珍异宝堆砌的。」

又有人说:「我家的仓库有难以计数的宝物。」

大家互相比较,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这时,象护也插嘴说:「我家有一头金光闪闪的大象,它的大便、小便都是金子。」

众多孩子里,国王的儿子阿阇世也在其中。他听到象护这番话,心中起了贪念,暗中决定:「将来我当了国王,一定要把这头金象夺过来,占为己有。」

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久,阿阇世当上了国王。他一即位,便想到金象,于是,他召见象护,要象护带着金象,一起到王宫拜见国王。象护父亲听了,心中十分不安,对儿子说:

「这个阿阇世王,贪婪成性,凶残暴虐。他今天召见你,一定是贪图你的金象!」

象护对父亲说:「我这头金象,没有人能夺得走。」

于是,父子两人一起骑着金象晋见国王。国王看见金象,非常高兴,传令与象护父子一同用餐。吃完饭后,国王对象护说:

「我很喜欢你的金象,能不能让它在宫中留几天,陪我解解闷?」说这话的时候,国王心想:「金象是象护心爱的宝物,一定不肯把它留下来。」没想到象护却爽快地答应了,把大象留在宫中后,就和父亲一起走出王宫。

来到城门口,象护父子一看:「那不是金象吗?」原来金象趁大家不注意时,陷入泥土之中,从地下钻过王宫,逃出宫门。他们看见金象,欣喜万分,但象护随即想到:「国王发现金象失踪,一定会加害于我。如今佛祖在世,我不如去投靠佛祖,出家修行学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同意了。

于是,象护辞别父母,骑着金象,前往拜见世尊。佛陀为他传授比丘戒,说四谛法要,象护心领神会,不久就成为罗汉。他常与其它比丘在林间树下进行修道,金象总是静静待在象护旁边,一动也不动。

过不了多久,舍卫国中的百姓听说有这样一头金象,纷纷跑来观看,吵得比丘修道的场所不得安宁。佛陀对象护说:

「该是让金象离你而去的时候了。」

象护对佛陀说:「世尊,我曾多次放逐金象,但它一直不肯离开我。」

佛陀告诉象护:「你可以对他说:『你我今生缘分已尽,我已不需要你了。』这样重复说三遍,金象自然会消失的。」

象护遵从佛陀的教导,把这番话对着金象说了三遍,果然金象没入地中,从此永远离开象护。比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询问世尊:

「象护比丘为甚么有如此宏福,获得如此善报?」

佛陀告诉阿难及众比丘:「百姓只要在三宝福田中种下一点点善种,就能得到无极之果。」并说了以下一段因缘故事:

很久以前,当迦叶佛教化完毕升天,他的灵骨被迎奉到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建塔修庙,供养他的灵骨。当时,在一座塔里供养着的菩萨旁,有一座菩萨从天下凡时乘坐的金象。这头金象因长年风吹雨淋,身上的金漆已经斑驳,里头的木料还出现几个洞。

有一天,一个信佛的人到塔前烧香,看到损坏的大象,心中十分悲伤。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菩萨乘坐的象,怎么可以任它损坏呢?我应该尽力维护它。」说完就取泥补修大象。大象看到世间有这样一个好心的人,暗暗发誓:「将来我要使这个***富大贵,并让一头金象随时跟着他、保护他。」

佛陀讲到这里,微微一笑说:「当年那个修补大象的人,就是今天的象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大德故事: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净土大德故事: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

《净水咒》全文

《净水咒》全文

净水咒是佛教、道教之中的一种供养的仪式其中的一个环节。  当要把水请下来喝的时候,把水举过头,念三次咒语,在用食指大拇指拈水点三次,说给无量众生。最后在把水倒到干净专用的杯子里喝就行。佛教净水咒:唵...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向您诉说,生而为人是非常的不幸,种族歧视的难堪,贫穷下贱的悲哀;尤其,生为妇女,幼年,父母管教的严苛;长大,夫家生活的艰辛;年老,子女离散的伤感。佛陀!请您保卫妇女身体的安全,请...

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二十)

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二十)

?ptag=360kan.tv.free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二十)观音菩萨乃古佛,在世间惩恶杨善,度化众生。相关信息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十六)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十五)电视连...

绿救度母

绿救度母

绿救度母度母,旧的翻译叫作「多罗菩萨」,他的圣蹟大要为:在无量劫前,有一个叫作「聚光」的世界,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般若月」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发了广大的誓愿,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

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首先就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

《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世”为迁流,属于时间的范畴。时间如流水般,处于不断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再到未来,故称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经典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假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

小世界的范围,既是一个日月系,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因为每一恒星,均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日,卫星都是月。对太阳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卫星也是月。

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

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净天;

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音天。

“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

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量无数。据经典所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而已,释迦牟尼为了普化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非常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

内容整合自《俗语佛源》等经典

佛教“大千世界”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