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我们的上师如意宝讲的很直接,如果想究竟利益自己,“暂时利他乃窍诀”。想究竟利益自己,就应该暂时的利益他人,这才是最好的窍诀,是圆满自己的一种方法!然而很多学佛人,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发出利他菩提心。当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如果有目的,有所求,就不是清净法菩提心。虽然有利他之心,也有利他的行为,但掺杂了私心杂念,就不圆满了。因此,没有目的,没有要求,不为自己,也非为了积累功德、积累善根,纯粹是利益他人,才能积累功德。

在利益众生时,有些人抱怨:我如此这般去帮助他,不厌其烦为他讲解,他竟然还不明白、还不感动啊?很多人在外面结缘无果,最后失去了信心,感觉太难了:我给了他很多的结缘品,也讲了很多道理,他不仅不明白,还对我有看法。在没有成就、没有成佛之前,遭遇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你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想要圆满,就要去这样做,无怨无悔地做。当你成佛之后,才会真正拥有能力,才能真正感化他、度化他!将来你成佛时,你结缘的这些众生可能都会成为你的首要弟子,这个时候就容易度化他们了。一位佛示现成佛,首先要修好自己的刹土。

他的所化众生,还有他的愿。要无怨无悔地结缘,同时,要避免结恶缘。

有的一结缘就是恶缘。有的结缘另有目的,发心不纯也属于结恶缘。手段用得不恰当,也会结恶缘。最后导致生起厌倦心:这个人太难了,我再也不跟他接触了,再也不跟他结缘了。若你有舍弃众生之心,也是结恶缘。结恶缘就不好了,要结善缘。

有的人会想,也许轮不到我吧?等我成佛时,人家已经成佛了怎么办?人家先成佛,就会来度化你。也有这样的情况,人家成佛了,你也成佛了,人家就会来帮助你弘扬你的教法。我们学修的教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有很多佛、菩萨,帮他弘扬他的教法,可能他们以前跟释迦牟尼佛结过善缘!我们佛法里讲缘起,这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10)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10)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里说:...

佛教故事:法音集:生死的渴爱

佛教故事:法音集:生死的渴爱

生死的渴爱守成法师著从前有一个人,非常的愚騃。有一天,从家里出远门,因跑久的关系,感觉得口里很渴,于是他到各处找水吃,结果在山麓下找到一只贮水的木桶。水从高山上弯弯曲曲地流进木桶里,既清净又很清凉。...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善财得到普眼长者对症下药的教诲,想到前去的路上无厌足王,必定是个贪而无厌的家伙,有什么值得参访呢?又想于善知识的所有教诲,皆应随顺,还是往多罗幢城走去。来到城下,城门洞开,守门军...

非时啼

非时啼

古时候,在波罗奈国西北地区,有一位菩萨转生到一个婆罗门家里。他自小就生有一副强健的体格,且又悟性极高,十几岁就精通一切技艺,长大成人之后,即成为波罗奈国闻名的老师,共有门徒五百余人,都是聪慧能干的小...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人人说:「入海方法,我全知道。」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