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顶礼时应具有的心态

达真堪布:顶礼时应具有的心态

礼敬诸佛,有身礼拜、语礼拜、意礼拜。但最根本的是意礼拜,要以恭敬心顶礼。什么叫恭敬心?就是直接对治傲慢的心态。处处能想到诸佛的功德,并生起欢喜心,处处能发现自己的过患,并生起忏悔心、惭愧心,这叫恭敬心。这种心念,能直接对治傲慢心。

傲慢有两大特点:第一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第二是发现不到对方的功德和优点。恭敬心也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处处能发现自己的过患,并生起惭愧心;第一是处处能想到诸佛的功德,并生起欢喜心。

恭敬心和傲慢心的两大特点是相反的。相续中若是具有恭敬心,傲慢心就生不起来了。有热的地方,就不能有冷。同样,有恭敬心就不会有傲慢心,有傲慢心就不会有恭敬心。以恭敬心做礼拜,这叫礼敬诸佛。

礼拜,要以清净的身语意礼拜。心里有恭敬,心地清净了,语和身也是清净的。其实无论是祈祷、赞叹,还是做大礼拜、小礼拜,或是弯腰、低头,都是恭敬心的一种表现。

你知道佛或上师确实有那么多的功德,发自内心的欢喜,然后称扬赞叹,觉得自己与佛和上师相比差的太多了,不足的地方太多了,过患太多了,心里很惭愧,很忏悔,然后磕大头、磕小头、弯腰、低头,那才是真心的恭敬顶礼。

若只在口头上说,在表面上做,身心不一致,心里不但没有一点恭敬,还很傲慢:“我的福报比上师还大,我的知识面比上师还广。”以这样的心态赞叹或是礼拜,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因为这是在欺骗上师三宝,欺骗众生。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是在修佛还是在造业?

应该仔细观察思维一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某年,释尊住在舍卫城。僧团里有两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离开妻儿的出家人,另一位是离开妻女的出家人。他们曾经周游列国,返回舍卫城后住同一个寮房。舍弃妻女出家的老修行者,因为旧情难断,...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佛陀为妈妈和天界众生说佛法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佛陀为妈妈和天界众生说佛法

悉达多的妈妈摩耶夫人很早就过世,她投生到天界,享受天福。天界的环境优美,享受舒适,是宿世善良、有福报的人投生的地方。但是天界众生也要死亡,也要轮回。悉达多成佛后,就到天上,为妈妈和天界的众生讲说道理...

如果地球人都吃素了,世界会变得美好吗

如果地球人都吃素了,世界会变得美好吗

黑君之前看了一篇德国媒体的报告,里面提到一个很奇葩的论点:中国人吃肉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原文是这么说的:对中国人来说,气候变化主要源于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饮食习...

圣赞法师: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

圣赞法师: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续《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2009年九月二十三日妙音菩萨回到了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又见文殊师...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问事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陀和菩萨。从坐...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生死虽由命,富贵却在心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生死虽由命,富贵却在心

生死虽由命,富贵却在心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上,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