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菩萨和虱子

菩萨和虱子

不要因为曾经帮助过别人就觉得别人对你的好是理所当然,做事都要有个分寸,这也是一种智慧。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虱子就在身上搔痒,使菩萨心情难以平静。经常菩萨好不容易快要从迷惑中解脱出来,却被一阵奇痒打断、阻挡住了,于是,菩萨决心要找到那只捣蛋的虱子。

这天,菩萨在身上找来找去,虱子东躲西藏、跳来跳去,菩萨花了很长时间才捉到它。当菩萨将虱子捏在掌心准备弄死它时,突然,菩萨的心头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虱子啊虱子!你在我身上会妨碍我修行,我将你放在这里,你好自为之吧!」菩萨说完便轻轻将这只虱子放在一堆朽骨之上。

虱子侥幸逃过一劫,在朽骨中待了七天,寻觅到不少食物,吃完之后才自行离去。之后,几度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反复如此。

菩萨终于修炼成佛了,成了释尊。一天夜里,大雪纷飞,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这时,有一位长老招呼释尊,说他愿意供养释尊及其数千弟子,以布施善根。长老一家人诚心诚意,非常热情。一晃眼,七天过去了,但大雪仍下个不停,道路被大雪覆盖,无法行走。

释尊对阿难及其它弟子说:「我们该回寺院去了。」

阿难听到吃了一惊,忙说:「长老对我们这样诚意和恭敬,我们再请他供养几天不行吗?我们现在回去寺院,可没有地方行乞化缘了。」

释尊说:「长老的好意已经尽到了,不能再供养我们。」

于是释尊和弟子们就冒着大风雪回到了寺院。

隔天,释尊叫来阿难,对他说:「你到那位长老家去行乞看看。」

阿难依照吩咐来到长老家门前,站立托钵。守门人看见了,并没有马上去禀告主人,也没有说一句话。阿难站了一会儿,守门人仍然一动也不动。阿难见没有布施的意思,便回到寺院,将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释尊。

阿难疑惑地问:「为什么昨天与今天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呢?」

释尊说出过去他与虱子的一段因缘,然后对阿难说:「阿难,那只虱子就是现在的长老,而过去的菩萨就是我,所以这七天,长老供养我们山珍海味,以了却宿世的恩缘。七天过去了,长老的心意也就尽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佛七开示第四讲(二月十六)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农历二月十六,是榕桦寺“佛七法会”的第四天。释亲佛住持继续给打七信众进行开示。现谨取主要内容如下:念佛主要是摄心,摄心清净以后,心净则佛土净。佛说过“制心一...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何说话刻薄尖利的人贫贱短命?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何说话刻薄尖利的人贫贱短命?

佛在《法句经》中说: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又说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善知识说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是长进。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过多,便是...

佛弟子,抬起你们的头!

佛弟子,抬起你们的头!

作为佛教徒,把自己闻思到的佛法,运用在自己的身心上,当言行产生变化之后,身边的人真正了解到学佛的益处,自然而然就会欢喜追随。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汉州(今四川广汉县)无为宗泰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涪(fu )城(今四川涪陵)人。宗泰禅师出家后不久,即孤身出游方,遍参丛席。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一天,五祖告香日(大众燃香...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第三集)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第三集)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第三集) 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9/4/17 中国广东省兴宁市佛教协会 档名:57-01-03 佛法的修学要注重哪些方面?今天我们...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答:真正的皈依是内心的皈依。如果你真正从内心里皈依了,走不走这个形式都行。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走这个形式,我怀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