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国时,曾请须漫尊者带着世尊所剪下的头发及指甲,到罽宾国南方的一座山中建塔供奉。这座山里住着五百位罗汉,素来渴望能亲承佛陀教化,却苦无因缘。如今佛陀的发爪在此,犹如佛陀亲临,所以五百罗汉非常欢喜且珍惜,早晚均绕塔礼拜。

这座山中,有五百只猕猴群居。它们每天看到罗汉至心虔诚地礼拜佛塔,觉得非常新奇,于是也有样学样地到深涧边,取了泥块回到山上,仿造一座佛塔,并且像修行人一样早晚礼拜。

有一天,山上突然下起大雨,山洪暴发,五百猕猴一时躲避不及,全部被洪水所淹没。猕猴丧命后,即刻往生忉利天,不仅住在七宝宫殿,而且衣食受用无尽。这样的境遇,让他们深感疑惑,怎能有此福报投生天宫?用天眼一观,才知自己过去生为猕猴,因模仿罗汉造塔礼拜的因缘,虽被大水所溺毙,却也因此得生天上。五百天人回顾这段因缘,深生感恩之心,觉得应当报答故身。于是他们一齐下到人间,绕着猕猴尸身,烧香散花,绕行七匝。

其时,山中有五百位婆罗门,平时学习外道的邪知邪见,不信罪福因果。所以当他们看到天人在这里散花作乐,供养猕猴的尸体,觉得很纳闷,于是好奇地询问:「诸位天人,你们是何等尊贵,为何今日要降贵纡尊在这里供养猕猴的尸身呢?」天人回答:「这些尸体是我们的前身。过去生我们身为猕猴,因模仿罗汉造塔礼拜,后来虽遭洪水淹没,却因造塔供养的福德,而能感生忉利天。因此,我们特地前来报答前身之恩。诸位婆罗门,佛陀圣德无边!即使是以懵懂之心供奉佛塔的我们,都能获得如此福报,更何况是以至诚恳切心供养世尊,所得福德必将更为殊胜。所以你们若不依循正法修行,即使辛辛苦苦修上百劫,也是白费功夫。不如现在就跟我们一起到耆阇崛山,去礼拜供养佛陀,必能获得无量福德与法益。」

五百婆罗门听完天人所述的经历,对于佛陀的威德生起无限景仰,于是便和天人一起去拜见世尊。五百天人禀告佛陀:「我们的前世是猕猴之身,因蒙世尊恩德,所以能够生天享福。但因未能亲见佛陀,深感遗憾,所以今日特来归命顶礼。」接着,天人又请示佛陀:「我等众人过去以何因缘生为猕猴?为何又会被洪水所溺毙呢?」

佛陀慈悲地开示:「一切现象皆是有因有果,不会凭空而生。大众一心谛听,我当说明此事的因果。在久远前,有五百位年轻的婆罗门一起入山寻师访道。当时有一位出家沙门,想在山上建造一间泥屋,精进用功,所以便来回下山至溪边取水。这位沙门修行得力,上下山谷身形轻快敏捷,五百婆罗门看了心生嫉妒,便一起讥笑:『看哪,这位沙门翻越山谷就像一只猕猴,有什么了不起。若再这样不停地取水,迟早会被山洪所淹没。』」

佛陀告诉诸位天人:「当时那位沙门就是我的前身,而那五百位年轻的婆罗门就是你们的前世。因为恶心讥讽他人,反而自己身受猕猴、溺水之报。此即所谓『戏笑为恶,已作身行,号泣受报,随行罪至』啊!」

说完偈子,世尊继续为大众开示:「诸位天人,你们的前世虽为畜生之身,却能起造塔寺,礼拜供养。这些行为虽是出自模仿,然而供奉塔寺即有无量的功德,所以也灭除了你们往劫所造的罪过,而能生天享福。如今,大众更进一步发心亲近正法,至诚地接受教导,有此因地,今后必当永离众苦。」

聆听完佛陀的开示,五百位天人即证道果。而一同前来礼拜世尊的五百婆罗门,也因听闻佛陀开示罪福因果的道理,不禁感叹:「我们学习仙道,为的就是要能生天为仙,没想到多年的辛苦却毫无收获,比不上这些猕猴供塔所得的福报。佛陀的圣德真是殊胜难测啊!」于是他们至心顶礼,匍伏佛足之前,请求佛陀收他们为弟子。世尊慈悲地唤了一声:「善来比丘!」这五百婆罗门即刻身现沙门相,从此跟随佛陀修行,精进不懈,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二》

省思

常言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佛陀累劫修行,成就功德弥天亘地,凡人无法思议。虽然我们身处末法时代,若能真诚归命三宝,信受佛法,亦如佛陀在世,自然能够产生力量。如此一步一脚印地切实修行,清净身口意三业,自然能与佛之性德相应,修行必定有所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家人的感应事

家人的感应事

家人的感应事 说说我家人的一些情况。爸妈在诸多感应面前和我的劝说之下,每天也开始拜佛、念佛,每天晚上也都做施食。其感应也是很明显的,爸爸以前脾气很暴躁,现在日渐轻软;妈妈以前体弱多病,现在一年到头基...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我那慷慨无私、从不欺贫爱富的父亲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我那慷慨无私、从不欺贫爱富的父亲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慷慨无私,从不欺贫爱富。小时候每次耍猴的来,我和妹妹都会非常开心,因为家里又要开仓放粮了,父亲总会拿着一个大瓢,装满了粮食,拿给猴子的主人。我和妹妹开心的是,每次一这样猴子便会...

钟茂森: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钟茂森: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钟茂森: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今天是新春佳节大年初一,末学首先恭祝各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福慧双增,法喜充满!今年的年初一,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特殊的文...

雷峰塔的变迁与遐思

雷峰塔的变迁与遐思

看过《白蛇传》的人对雷峰塔肯定不陌生,那是传说中镇压白娘子的高塔,而实际上,雷峰塔却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这是元朝诗人尹廷高对雷峰塔...

星云法师:八种不动心

星云法师:八种不动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会被外境所左右,会随外境而动摇。一个有修养的人,凡事都能气定神闲,不会轻易受到环境的牵引、动摇。怎样才能不动心呢?第一,不为财动:有的人钱财很多,但...

如孝法师:要尊重善知识

如孝法师:要尊重善知识

一切的烦恼都经不住细化,一切自己性格上的盲点也经不住细化,每个人的性格就是修行中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尊重旁边同行的善知识,这就是你最大的一个资粮,无论是伤害你的,或者成就你的。伤害你的也是在教化你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