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舍的越多,得的就越多

辽宁道源寺女苦行僧的行脚生活

辽宁海城道源寺,是国内一所戒律严明的尼众寺院。该寺院僧人全部为女性,僧团依止辽宁海城大悲寺修行,与大悲寺同为禅宗沩仰宗法脉。

据报道,海城道源寺与海城大悲寺一样,全体僧人持不捉金钱戒,僧人依照佛陀戒律终身不摸钱,不储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后,要外出“行脚”半个月左右,行脚途中托钵,只乞食物,不乞金钱。

道源寺僧团从2000年起开始行二时头陀,行脚乞食,至今已有15年历史。目前,道源寺僧团已经走过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图为执持锡杖,手捉香炉,身披霞光,行脚野外。

寺院无功德箱,不搞经营买卖。全体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每天睡4个小时,日打坐时间为“五支香”(禅宗术语:燃烧五支香的长度)。图为雨中行走。

2014年9月8日(农历八月十五)凌晨,辽宁省海城道源寺尼众从盘锦道场出发,于当日上午到达盘锦郑家,开始今年的二时头陀(行脚)。途经辽宁盘锦、沟帮子、凌海、葫芦岛、兴城、绥中,河北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等地,于9月22日(农历八月二十九)夜晚至北戴河火车站结束。历时十五天,总行程约六百多里。9月23日(农历八月三十)上午返回寺院。图为行脚路上,忽遇大风。

同为女人,僧与俗。

好奇的路人。

沿途不住旅馆、不住人家,不住寺院,露宿野外。图为途中休息,路人围观。

路遇信众顶礼。

路上遇到被过往车辆碾死的众生,僧人用随身携带的方便铲将众生铲起,就近掩埋,以息其怨气,长养慈悲。

路遇被弃的亡故小猪尸体,僧人们合力挖坑掩埋。

途中信众送来从刀下抢救回的众生,僧人为其做三皈依等放生仪轨,道源寺住持释妙融法师主法。

僧人们威仪具足,为众生进行三皈依等放生仪式。

帮助年长的僧人背起沉重的背包。

被大包打湿的后背。

休息时打坐。

走过崎岖的小路。

过斋时间将到,僧人被分为多组,前往途经村中乞食。

过斋时间将到,僧人被分为多组,前往途经村中乞食。

60岁的道源寺住持释妙融法师带队前往村中乞食。

僧人分组,前往村中乞食。

与住持同组的僧人须手持锡杖,前往乞食。

依照佛制出家戒律,乞食时只乞食物,不乞金钱。

村民布施米饭。

前往村民家乞食。

乞食归来,所有僧人将乞到的食物倒出,交给“净人”(由僧人指定办理帮助僧人办理特定事宜的居士)

乞食结束后,僧人们依照受持戒律的条数多少和受持戒律的时间长短,依次而坐,等待过斋。

“出食”:僧人们在过斋前先布施食物给鬼神等众生,以熄灭贪心,增长慈悲。

正式过斋前唱“供养文”,反省一天的修行是否对得起这一顿饮食。

僧人过斋。

僧人过斋,村民围观。

过斋后,离开乞食地,找一僻静处进行短暂休息。

拿出睡具,在太阳下晾晒以去除潮气。

僧人诵经。

写日记。

缝补破了的僧服,久而久之,僧服便成为“百衲衣”。

师父为弟子补衣服。

用针挑破脚上磨出的的水泡。

僧人在树下打坐。

捡起枯叶,画上漫画,写下法语。

行脚需要携带的佛门法器——锡杖。

写日记。

寻找露宿地点。行脚在外,不住人家,不住旅店,露宿野外。

打着手电读经。

铺好睡袋,准备休息。

第二天,继续前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生死涅槃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生死涅槃

生死涅槃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优婆先那的比丘尼,有一次在山洞中禅坐时,忽然大声呼喊在对面岩窟中的舍利弗尊者,当舍利弗来到他的面前时,他说道:舍利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起初...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猛鬼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猛鬼

猛鬼那年的圣诞节放假,玲玲的爸爸特地安排全家外出庆祝圣诞。可能爸爸年纪较大,连那个旅馆是最出名的猛鬼出没地带的传闻都未听过。当玲玲跟姐姐将这个传闻说给大家听后,全家只有爸爸不相信,还很大口气地说除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路是佛菩萨教给、指引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路是佛菩萨教给、指引我们

【解】殃咎牵引。《会疏》曰:无能他人牵我者,唯缚自业,自入恶趣故。祖师大德《无量寿经注解》说得好,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牵着我走的,鬼神做不到,天神也做不到,佛菩萨也做不到。如果佛菩萨能做到,他大...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珍珠是贝母的眼泪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珍珠是贝母的眼泪

珍珠是贝母的眼泪某人一日至朋友家做客,友人家神桌上摆了一个巨型珍珠贝。好奇之下询问为何要把珍珠贝放在神桌上?友人答曰:吾父本来是养珍珠的商人赚了许多财富,所以把珍珠母贝当神般供奉,但后来父亲罹患癌症...

达真堪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都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

达真堪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都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

达真堪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都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 “巍巍珍宝山”:将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须弥山、高山奇林,统统做供养。 “静谧宜人林”:将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森林做供养。很多修行人都找寂静处,...

害人之人终害己

害人之人终害己

害人之人终害己有一只青蛙看着自己的老鼠邻居很不顺眼,总想找个机会去教训教训它。有一天,青蛙找到老鼠,劝它到水里去玩。老鼠不敢,青蛙便说有办法保证它的安全,例如可以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和它连在一起,于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