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愿子经

满愿子经

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摩鸠罗无种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五百。尔时贤者邠耨。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稽首足下叉手白佛。善哉世尊。为我且讲要法。我当奉行令身长夜安隐无极。佛言。谛听善思念之。邠耨应唯然世尊。佛告邠耨。目见好色可眼之物。所可爱乐贪欲之。耳贪好声。鼻识好香。舌知美味。身着细滑更乐可意。爱于所欲慕于贪求。假使比丘欣乐然可心处其中已贪住则乐迷惑。从是致患忧恼之戚。假使邠耨比丘。目见色者。可眼之物不以欢乐。心不处中恼患则除。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是为粗举要法。佛之教诲以诫敕汝。今欲所游。邠耨白佛。唯然世尊。有一国名首那和兰(晋曰所闻欲胜)。欲游彼国。佛言。彼国凶恶志怀粗 [麸-夫+黄]。不能柔和喜斗乱人。假使彼国异心凶人骂詈毁辱。当云何乎。假使彼国异心恶人骂詈辱我。我当心念。爱我敬我尚原赦我手不推我。佛言。假使叉汝当奈之何。邠耨白曰。当心念言。尚复爱我敬我贤善柔和。不以瓦石而打掷我。佛言。假使以瓦石打掷汝。当奈之何。邠耨白曰。其国人善仁和温雅。不以刀杖伤击我身。佛言。假使刀杖伤击汝身。当奈之何。邠耨白曰。我当念言。其国人善柔和温雅。不以利刀害我身命。佛言。假使利刀害汝身命。当奈之何。邠耨白曰。我当心念言。身有六情为之所患。厌身众恼不净流出。求刀为食志唯在味。入于寂然以刀为食。佛言。善哉邠耨。汝能堪任以是比像。调顺寂然忍辱仁贤。处于彼国随意所欲。于是邠耨即从坐起。稽首佛足右绕三匝。自诣其室。即夜盖藏床卧安眠。明晨着衣持钵往诣彼国。寻在其国于一夏中教化劝立。请清信士凡五百人。清信女五百人。兴于寺舍五百。窟室床[木*翕]五百。及法坐具被枕各各五百。化五百人皆为沙门。在于其岁证三达寻灭度。灭度未久。诸比丘众无央数千。往诣佛所稽首足下。却在一面。俱白佛言。有一比丘名曰邠耨。佛为粗举说其要法。今已灭度已来未久。为何所获得何证乎。佛言。诸比丘。彼族姓子已兴三达证得六通。谛观顺法无与等者。不与余事唯讲法典。诸漏已尽无复尘垢。已度想念脱于智慧。现在于法极达诸通。证具足。于生死已断。称举梵行所作已办。鲜名色本诸慧无生。圣智具足已得罗汉。于时世尊莫不称誉咨嗟无极邠耨文陀尼子。佛说如是。比丘莫不欢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八正道经

下一篇:相应可经

相关文章

  这个颂词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讲,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作恶多端、罪大恶极,但所造的罪业并不是马上成熟,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会出血一样,立竿见影。有些人到寺院里供养1000块钱,就希望生意立刻有所好转;有些人一辈子行持善法,但重病缠身,做什么都不顺,就怀疑因果不存在,这些想法十分愚痴,业力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果报不可能马上降临。但它过了千百万劫也不会耗尽,就像智悲光尊者比喻的那样,高空飞翔的金翅鸟,虽然暂时看不到它的影子,但并非没有身影,一旦它落下来,影子就会顿时出现[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

 

  很多人今天杀生,明天没什么感觉,就认为因果不存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所造的业,有些是现世现报,今生造业,今生成熟果报(顺现法受业);有些是今生造业,下一辈子感果,就像造五无间罪一样(顺次生受业);有些是今生造业,再过几百年、几万年才成熟果报(顺后受业)。业的差别非常非常大,虽然业力不会耗尽,但也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做了善事就马上现前果报,造了恶业马上感受痛苦。

  有些人看到贪官污吏无恶不作,可是他的事业、家庭样样顺利,造恶业似乎没有报应,而有些行善的人,做什么都不成功,生活也是一贫如洗,于是就对因果产生怀疑。实际上,造业如同播种,学过植物学的人都知道,春天种下去的种子,秋天才可以收割粮食,有时候因为水分、土壤、化肥等关系,本来该今年成熟的,明年才会结果。我们在院子里种花时,种子的说明书中说,过一年就可以开花,但有些种子两三年后才发芽,这种情况也有。所以,对因果的奥秘,我们没有研究、没有了解的话,很多道理都不懂。虽然佛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但如果道理上没有通达,则根本不知其所指为何。

  造罪业马上没有感觉,并不代表它没有果报。今生中造业,也许死后中阴身时出现果报,也许来世出现果报,也许来世的来世才出现。有些人用一个比喻说明前世后世存在,我觉得用它来证明业因果也可以。比如,我拿手机拨一个人的号码,拨通了以后,通话时虽然没有线来连接,但通过无线电波可以传入对方耳中。这个过程具体是:我对着手机说话,被耳朵能接受的声波,即被转换为电波,经发射器处理放大为无线电信号,再由天线发射至卫星。通过卫星的传递,对方天线接收到无线电信号,将此信号送到接收器,把电波转变为原来的声波,再由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可听到原来的声音。这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

  造业受报也是同样,比如我今天杀了生,这是用今生的身体造的,离开人间时,昏厥一会儿后变成中阴身,这个肉身也随之舍弃,只剩下一个意识形态,就像是做梦时的身体。此时杀生的恶业,存在于阿赖耶上,也变成了意识形态,就像声波转化成电波一样。再过一段时间,我投生为下一个身体,业力又在那个身体上复现,如同电波又转变为原来的声波。所以,佛陀在经典中说业力之网极大,有些人前世身体上的痕迹和习气,经常会在后一世的身体上出现,原因就是这样。

  如今证明前世后世存在的报告非常多。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人转生到泰国去的经历,叙述他是中阴身时如何、最后怎么样入胎,跟《中阴教授》所讲的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很多人非常迷茫,根本不知道因果,不相信今生造业、来世会成熟,这就像不相信你在手机这头说“喂”,经过山河大地重重阻碍,对方仍能原原本本听到“喂”一样。其实,这一切依靠的都是缘起力,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

  大家对业果规律一定要了解,若能了解,对佛陀的教言会生起极大信心。《无量寿经》云:“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譬如,你给别人打电话,打谁的号码,谁就能接到,这中间不可能错乱。同样,你以自己的身体造业,将来定会在你身上感受,不可能让别人代受,《百业经》也说:“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界地水火风上,也不会成熟于其他相续中,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

  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一条路,在这个世间上,无论你有钱、没钱,有智慧、没智慧,统统都是“死路一条”,这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死的人一个也没有,我们就像监狱里的死囚,早晚有一天会被枪毙,你怕死也没有用,这就是你的命运。但学习佛法之后,如何面对死亡、死时怎么样、死后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有延续,在佛教中讲得明明白白,不像世间的很多解释,能把无数人引入歧途。

  所以,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造善业、止恶业,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时那么安详,有钱人或科学家死时那么悲惨?关键就是你是否对死亡做好了准备。倘若你即生中没有造恶业,即使造过也做了忏悔,那么面对中阴和来世时,自己会有一种把握。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应该多修持,我们不死是不可能的,业因果也一定会存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承认只是表露你的愚痴,除此之外根本抹杀不了真理。

有些行善之人为何一贫如洗?

  这个颂词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讲,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作恶多端、罪大恶极,但所造的罪业并不是马上成熟,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会出血一样,立竿见影。有些人到寺院里供养1000块钱,就希望生意立刻有所好转;...

家里哪个方位关乎健康 身体老是不得劲 原来都做错了

家里哪个方位关乎健康 身体老是不得劲 原来都做错了

平安健康地度过一生是大家的毕生追求,也是幸福的基石,如果身体不好,那么即使再有钱也不会幸福,平时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关于居家风水的问题,住宅中的某些方位如果缺失,那么极有可能对...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拉胡琴的方法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拉胡琴的方法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

信佛一定要吃素吗

信佛一定要吃素吗

问:我碰到许多人,想信仰佛教,但又怕吃素,请问,信佛一定要吃素吗?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好多人要想入佛门,但他们就因为怕吃素而不敢信佛。我认为:吃素并不是信佛的先决条件。所以,在他尚未下决心素食...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第五章:大乘佛法话说在鸠摩罗什未成名之前,以萨多为首的五位论师是剡宝国国王的座上宾。国内每遇盛典,都由他们主持,因之,他们除了有优厚的报酬,还享有盛誉。当有天鸠摩罗什的种种传闻在剡宝国盛传之际,他们...

佛化大鱼 度捕鱼人

佛化大鱼 度捕鱼人

阿弥陀佛作大鱼身引摄渔人感应 (出外国记) 执师子国(斯里兰卡,又称师子国),西南极目,不知几里,有绝岛。编居屋舍,五百余户,捕鸟为食,更不闻佛法。 一日,数千大鱼,游来海岛,一一皆作人语,唱念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