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经

八正道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我说邪道亦说正道。何等为邪道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是为道八邪行

何等为道八正行。一者谛见。谛见为何等。信布施信礼信祠信善恶行自然福信父母信天下道人信求道信谛行信谛受。今世后世自黠得证自成。便相告说是为谛见

第二谛念为何等。所意弃欲弃家不嗔恚怒不相侵。是为谛念

第三谛语为何等。不两舌不传语不恶骂不妄语。是为谛语

第四谛行为何等。不杀盗淫。是为谛行

第五谛受为何等。是闻有道弟子法求不可非法。饭食床卧病瘦正法求不可非法。是为谛受

第六谛治为何等。生死意共合行所精进行出力因缘行。乃精进不厌意持。是为谛治

第七谛意为何等。生死行合意念向意念不妄不共意求。是名为谛意

第八谛定为何等。生死意合念止相止护已止聚止。不可为。不作所有罪。不堕中庭。是名为谛定

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谛道。如说行可得道八行觉。谛见者信布施后世得具福。信礼者见沙门道人作礼福。信祠者悬缯烧香散花然灯。信所行十善是为自然得福。信父母者信孝顺。信天下道人者喜受经。信求道者为行道。信谛行者断恶意。信谛受者不犯戒。今世后世自黠为得黠。能教人得证。自成者能成人。能成他人便相告说。是名为谛见知。如是便自脱亦脱他人

第二谛念所意起者为失意。欲弃家者为念道。不嗔恚怒者为忍辱。不相侵者当正意

第三谛语者。不恶骂不犯口四过。但说至诚道品谛要

第四谛行者不杀盗淫而行诚信

第五谛不堕贪者。但求一衣一食为贱医

第六谛治者为向三十七品经

第七谛意者日增三十七品经不离意

第八谛止者不忘因缘。止者常还意护。已止者一切无所犯。聚止者得福道。佛说如是。皆欢喜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转法 轮经

下一篇:满愿子经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什么是天下最难得的财富?

星云大师:什么是天下最难得的财富?

世间上,稀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因好缘”也!有因缘,才能成就好事;有因缘,才能一帆风顺。因缘具则成,因缘灭则败,所以人生希望有成就者,都必须要仰赖因缘。有情人的往来,因缘和合,自...

三招教你如何挽回想分手的女友

三招教你如何挽回想分手的女友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一场恋爱中,如果是男方结束这段感情关系,不管女方是否远期,成功挽回感情的可能性却是很小。但是如果是女方结束感情,男方挽回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因为女生在提出分手时候对对方有很多感情,很...

兜调经

兜调经

兜调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国中有一婆罗门名曰兜调。有子名曰谷。兜调为人急弊常憙骂詈身死还自为其家作狗子。名曰骡。其子谷者爱是狗子为着金锁。床卧常以氍氀[翕*毛] [毯-炎+登...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万事有因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万事有因

万事有因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

莲花生大士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莲花生大士心咒原文:嗡阿吽,班渣咕嚕,贝玛悉地吽。莲花生大士心咒注音:嗡wēng阿ā吽hōng,班bān渣zhá咕gé鲁lǔ,贝bā玛mǎ悉xī地di吽hōng。莲花生大士心咒的修学方...

乘宗法师:护念众生

乘宗法师:护念众生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断地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用尽各式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