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佛见群牛喻人

佛见群牛喻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世尊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

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只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豢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只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的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的无智,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是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当时座中,正好有两百位贪求利养,不知在法上用功的比丘。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众生总是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而迷失于虚幻不实的境界中,为了贪图五欲之乐,随顺着习气与欲望,而造作种种恶业。殊不知,无常之鬼常随左右,平时若不懂得修行用功,一旦境界现前,亦如山崩地裂,无法面对。人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可以听闻佛法,藉此求得解脱自在。所以我们应当好好把握,精进修行,深信因果、心性之道,那么今生必能成就菩提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穷和尚和富和尚

穷和尚和富和尚

四川的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你说行不行?”富和尚问:“来回好几千里地,你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的...

日常的佛心行禅:蜕变

日常的佛心行禅:蜕变

蜕变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却必须作出困难然而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

星云法师:维护正义的勇气

星云法师:维护正义的勇气

舆论的力量与公权力的伸张是建设社会、安定社会的一股无形动力,一个人如果缺乏维护正义的道德勇气,尽管没有杀生,没有偷盗,没有邪淫,没有妄语,顶多消极层面的“独善其身”,社会的繁荣发展有待大众更积极的“...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在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王舍城中,住有一个名叫室利笈多的人,他在王舍城中,也有些名望,所以大家称他为室利笈多长者,但他却是露形裸体外道的忠实信徒。 佛陀是救人救世并救...

修行者的修行心得

修行者的修行心得

今日偶遇师兄,谈及身心健康,受益良多,现将有关内容整理了下,与大家共享。---清净心现在想起来 其实就和儒家的凝神坐忘、道家的入定神游、佛家的楞严大定类似。禅宗叫禅,密宗叫咒,净土宗叫念(佛)。这种...

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面的顿悟窍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窍门是建立在行正等于道的基本之上。没有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顿悟窍门便成了空中楼阁。  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