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佛见群牛喻人

佛见群牛喻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世尊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

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只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豢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只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的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的无智,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是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当时座中,正好有两百位贪求利养,不知在法上用功的比丘。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众生总是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而迷失于虚幻不实的境界中,为了贪图五欲之乐,随顺着习气与欲望,而造作种种恶业。殊不知,无常之鬼常随左右,平时若不懂得修行用功,一旦境界现前,亦如山崩地裂,无法面对。人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可以听闻佛法,藉此求得解脱自在。所以我们应当好好把握,精进修行,深信因果、心性之道,那么今生必能成就菩提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在家复谷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然就惨了

在家复谷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然就惨了

一些人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去专门辟谷的地方集中辟谷,他们只能在家中自行辟谷,在家中辟谷,因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辟谷的效用容易受影响,因此对于在家复谷他们要更加注意,复谷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整段辟谷的...

好姐妹,你出家真是今生注定的吗?

好姐妹,你出家真是今生注定的吗?

那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剃度出家了!我顿时感慨万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也带点离别的惆怅。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你以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天的出家而做的准备。“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

宽运法师:学佛要学结缘

宽运法师:学佛要学结缘

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就是和药师佛、十方诸佛: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都结了缘。你看我们「六度」里头,第一度就是「布施」;而「四摄法」里头,第一还是「布施」;这个布施就是...

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

原料:嫩豆腐300克、金针菜10克、木耳10克、清汤700CC、盐适量文思豆腐是一款经典的淮扬名菜,是江苏地区的传统美食,始创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清乾隆年间由扬州天宁寺的文思和尚...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问: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达真堪布答:说几句花言巧语,表面上磕几个头,简单做一下供养,这不叫恭敬。真正的恭敬就是依教奉行,没有二话可说。上师...

《贤愚经》阿输迦施土品

《贤愚经》阿输迦施土品

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当时,佛身在舍卫国祇树給孤独园。世尊和阿难在清晨的时候进入城中乞食,看见一群小孩在道上做游戏玩。他们各自聚拢在地上的土堆砌宫中房舍,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