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三大误区,对照一下,您落入几个?

被民间称为“中元节” 的农历七月十五又到了!

前天,我回老家,刚走到村口,就遇上了邻居唐姑。她热情拉我去她家喝茶,真是盛情难却。我们才刚刚落座,唐姑就从茶桌下面拿出冥纸钱,娴熟地折成“金元宝”。她说,这是准备在七月十五“中元节”时烧给公婆和祖先的。

"这些钱您公婆会收到吗?"我不禁问。

她说:“老祖宗民俗传下的总是有道理吧。我们阳世儿女孝顺祖先,每年这一天给祖先送钱。那祖先在阴间有钱花了,一高兴,就会保佑儿孙们平安健康,事业发达,发大财……”

我又问:医院里病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孩子或大人患病,还有心梗、脑梗,随时都有人去世。这癌症,那病毒,层出不穷,夫妻不和,家庭破裂,老祖宗怎么都没保佑他们呢?

唐姑说,你是读书人,你说说这是怎回事?

我接着说,其实,世人对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认识有误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把自我心理安慰当做孝敬祖宗

约定俗成,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也有人说那是“鬼节”,说这几天前后阴气重,阴间的鬼会出没人间,到处讨钱,讨吃的。所以,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会焚烧大量纸钱,乃至别墅、 小车、丫环等,或画在纸上,或者折成图形烧给亡亲或祖宗。

那么,在阴间的亡亲真能收到阳间亲人烧的钱,供的食吗?若能收到,那“做鬼”岂不是比做人幸福多了?因为可以不需辛苦赚钱养家糊口,只要阳世后人孝顺帮他们烧就好了?

可见,七月十五烧纸钱给亡亲,只是世人一种自我的安慰罢了。

二、把显摆当作为祖宗增光

很多走出乡村,常年在外闯荡的老板,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会回到老家大摆宴席,邀请乡亲到他家里吃饭喝酒,少的十来桌上百人,多的几十桌达几百人,可谓“高朋满座”。

我家乡有位企业家在外干事业,头几年事业红火,人脉也好。因此,每到七月十五,他就会在老家大办宴席,请各路朋友到家里,大吃大喝,打牌、K 歌,热闹非凡。我们当地称这种民俗活动为“半旦”,是当地每年继春节之后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活动。但是连续几年的“半旦”并没有让这位企业家的祖宗保佑到他。今年初,他因为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债台高筑,已经不再敢回老家做“半旦”了,他的豪宅也被法院贴上了封条,一扫往日的风光。

这种所谓的“半旦”,所谓的为“祖宗增光”,其实就是劳民伤财之事,对先祖也没什么好处。因为人死后,由其善恶业力,很快就去六道里轮回了。无论阳世后辈烧再多的钱,供再多的食物,对于阴间的亡亲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实质收获的。同时,大摆宴席,杀鸡宰鸭剖鱼,杀生无数,所犯杀业成熟时,是要偿还因果业报的!那位企业家由风光到落魄,难道就与杀业无关吗?

三 、认为寺院可以超度祖先亡灵

每年七月十五未到,一些信众就提前张罗,把自家以及亲朋好友家的亡亲姓名,无始劫冤亲债主,坠胎婴灵等大量名单登记,报给寺庙,请寺院的出家僧帮助超度。有的还会提前 1 一 2 周,去寺庙做义工,放下家务、放下工作、放下一切琐事,跟着那些靠法会赚钱的所谓出家人,晨钟暮鼓,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只期盼祖宗得度,将来自己也会往生,有一个好的去处。

寺院也会按照信众出资金额多少,进行分级,写大小排位,主次安放,以至于亡灵名字超过佛像的肩膀和头部。

那么寺院的出家人真能超度祖先、超度亡灵吗?

应该说,如果寺庙有真正的高僧大德,即贤圣僧,也许会超度亡灵去善道;但如果如果寺庙里僧人自己都是凡夫,或者是披着佛教外衣的妖邪骗子,他们连自己都超度不了,又怎么能超度其他亡灵呢?无非就是骗钱而已。

即便是戒律清净的僧人在七月十五为亡亲诵经,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度,只是功德回向罢了。

而只有真正的圣者才具备超度亡灵的能力,具有无量功德的大成就者,大菩萨乃至佛陀,会以祂无量的功德形成巨大无边的加持力,为亡灵消除业障,令其得度。

有位女行者,她母亲离世时,由于路途遥远无法赶回家奔丧,就去就求她的师父,当今住世佛陀南无羌佛超度她的母亲。第二天,佛陀师父告诉她,你母亲已经渡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是中品往生了。

女行者愕然!因为母亲照顾瘫痪的父亲几十年,记忆中没有学佛修行啊。怎么会……

刚在内心萌动质疑念头,佛陀师父就看出来了,告诉她:“你不信,就问问空中护法菩萨吧”。佛陀师父同时告诉她:马上用一白纸条,写上你母亲的名字,并交代姓名后面不能写女士,要写居士,因为亡者在死后的中阴期已皈依佛陀了。

女行者将写好后的纸条抛向空中,向护法菩萨查询母亲是否往生佛国?只见纸条瞬间飞向虚空,不见踪影。一会儿,纸条又从虚空自动回到她手里,表明佛陀所言不虚,她母亲确实被南无羌佛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品了。这就是真实佛法的展现!

因此,在七月十五这所谓的“中元节”或“鬼节”,我们要想真正利益到已故亡亲,就不要落入误区,应行持正确的方法,那才是对祖先,对已故亲人真正的孝和善。

比如: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去供养真正修行的僧人,请这些僧人帮助诵经回向,拔荐亡亲;也可以自己念诵《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佛经,回向亡亲;还可以多多行放生等善业,功德回向亡亲,惟愿亡亲能早日往生佛国。这才是真正对亡亲,对祖先有意义的事情。

七月十五,你都是怎么做的?有落入误区吗?

——END——

撰文:向阳子

编辑:萨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真正贫富的标准不是拿钱衡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真正贫富的标准不是拿钱衡量!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佛说法。有两位好朋友,也是邻居,各自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参加法会。一位男主人好好地听法;另一位则想: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别人身上带的物品,能不能顺手牵羊,...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别让自己更孤独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别让自己更孤独

傍晚,我站在台北办公大楼的门前,看见一辆公共汽车驶过,有个黑人正从后排的车窗向外张望,我突然兴起一种感伤,想起多年前在纽约公车上见到的一幕:一个黑人妈妈带着不过四五岁的小女儿上车,不用票的孩子自己跑...

寂静法师:让一切问题不是问题最根本的办法

寂静法师:让一切问题不是问题最根本的办法

人若不觉悟,生命就无法产生质的飞跃。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贵为王子,拥有珍馐美味、人间所有的快乐,但是他闷闷不乐,什么都不要,最终决定出家寻求解脱之道。为什么呢?对于一个高级的生命,生命没有意义和价值怎...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一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街道上,穿梭着络绎不绝的村民。苦行僧走到一条巷道。他看见一团昏暗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慢慢地移过来。旁边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细节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细节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容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营养专家提醒,食用牛奶应注意三个“细节”,以免损失营养成分。一是避免牛奶与茶水同饮有人喜欢边喝牛奶边饮茶,这一习惯南方人多...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绝食的鸽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绝食的鸽王

鸽王有一天,一只鸽王率领着部下五百只鸽子,到御花园去找食物,不巧被国王看见了。国王贪图鲜美的鸽肉,便命人张网捕捉,才一会儿工夫,这群鸽子全部落入国王手中。他把鸽子关在笼子里,每天用好米、好肉喂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