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即无忧

无爱即无忧

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显得很突出,字体属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问价钱,不便宜,心想以后看着办。过了半年,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犹置于店中壁边,我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

将近三个月,没有闲暇,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忆起那一副对联,我特地到艺品店去。

老地方,我一眼瞧及,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老板微笑着说出,我实在讶异,顺口又问: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钱少一半?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讲话却不漏风: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

将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壁面,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有忍乃有济,左联无爱即无忧。远看近看都庄重,我喜欢,同时以之自惕。

于是与艺品店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时他教我鉴赏玉雕、木雕、铜器,有时随兴聊天。整一年,我没买什么,他也从未暗示要卖什么。

有一次,我说: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他说:没错,物件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我摇头,他点头: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你,看得出来不会跟着流行一起狂78岁了,我见过很多人。那一副对联很好,清朝青花瓷的字,非常特别你在教书吗?

他第一次问我的职业,我们不曾提起这方面的事。我告诉他,我在报社工作。他把话题拉回到对联:对联很好,你觉得如何?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你说的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

对不起,我插话,我想知道,为什么便宜卖给我对联?我并不特别,很平凡的一个人。老板哈一声: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问题是,现在有太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

我一时无语,喝茶。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我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茶壶是150年前制作的。我细细玩赏,不会错,出自清朝道光年间名家之手。老板将一捧茶叶放进茶壶,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出来啦?别玩茶壶,假货多,真货贵,让那些有钱人去玩吧,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你不妨多看几眼你不必问价钱。

我没问价钱,但茶壶确实完美,多看了几眼。老板倒水入壶:我说呢,你做个参考吧,玩古董跟做人一样。记得,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这是倒过来思考,不是大哲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话时的表情。每每注视家中的那一副青花瓷字对联,就会怀念那个只知姓而不知名的老板。数月前,我到艺品店去,店已不在,问隔邻人家,说是老板刚走不久。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说:他啊,怪人啦!连钱都不爱,乐天乐天的,生前卖掉所有的古董,然后不久就去了。不太了解他,奇怪问他做什么?

评:茫茫世间,难的是留一个真我,难的是守一份清净,难的是养育一片心田。

(真我)

有一种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穿越生死,它比死亡更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常诵〈楞严咒〉,邪魔外道就不敢找你麻烦

宣化上人:常诵〈楞严咒〉,邪魔外道就不敢找你麻烦

谁常诵〈楞严咒〉邪魔外道就不敢找你麻烦(354)跋阇啰波你bashelaboni金刚部众降群邪手持宝杵速而捷妖魔鬼怪皆远离正法久住永和悦这句咒文为金刚部。“跋阇啰”单单就这三个字就为金刚部众:有金刚...

脖子发光的念佛人

脖子发光的念佛人

去年的10月份,我正在路旁发卖楼盘的传单,这就是我的工作。忽然看见一个老太太,笑盈盈朝我走来,接过一张传单说:别看我不认识你,我知道你是学佛的,阿弥陀佛!我诧异,老太太有感应啊!我接茬:阿弥陀佛,谢...

惠空法师:高峰原妙禅师学行简介

惠空法师:高峰原妙禅师学行简介

高峰原妙禅师学行简介惠空法师 -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禅师是一个亡国臣子,经历了南宋元初亡国***,在国家危亡战争中度过了他的生命。在国家危亡当中,即使僧众也不免受到生命境遇的不安。这是我们首先先对其时...

佛教故事:法音集:奇异僧人

佛教故事:法音集:奇异僧人

奇异僧人守成法师著清朝时代,杭州有一位奇异僧人,因遗其名字,故号为东瓜和尚。因其嗜食东瓜,人即以此绰号名之。住华严庵,为人缄默,平素既不见其参禅与看经,更不见其念佛及礼拜。衣衫褴褛,半文不蓄,神情奕...

【窍诀】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窍诀】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总而言之,要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都转为道用。我们现在修的是莲师的上师瑜伽,所以你首先应该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真正的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时时拥有这样的正念。并将一切显现,你的所见、所闻乃至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叫仙叹的富人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叫仙叹的富人

叫仙叹的富人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