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足三种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皈依法的功德,第三种是皈依僧的功德。”

  “什么是皈依佛的功德呢?无论是二足、四足,或多足的众生;或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都无法超越最尊、最上、福慧圆满的如来。就好像由牛得到牛乳,再由牛乳提炼乳酪,进一步再炼制成生酥、熟酥,最后再精炼成醍醐,醍醐是五味之中最上、最为珍贵,其他诸味皆不能与之相比。同理,如来就如同醍醐之味,福慧圆满、最尊、最上,所有众生皆无有能及者。若有众生恭敬供养承事于佛,即是承事第一功德、最胜福田,便受人天之福,此即皈依佛的功德。”

  “什么是皈依法的功德呢?世间所有法:不论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无欲、无染,灭尽、涅槃。涅槃法在诸法之中,是最尊、最上的真理,没有一法可以超越。犹如从牛身上取得牛乳,进一步由牛乳提炼而得到乳酪,由乳酪再炼制成生酥、熟酥,最后再由熟酥精炼成醍醐,醍醐是五味之中最上、最为珍贵,其他诸味皆不能与之相比。同理,涅槃法如同醍醐,在所有诸法中,最尊、最上,没有一法可以超越。若有众生恭敬遵奉涅槃法,即是承事第一功德、最胜福田,便受人天之福,此即皈依法的功德。”

  “什么是皈依圣众的功德呢?所谓贤圣僧众,是跟随如来修行,僧团中持戒精进的出家众。众生之中,如来僧众最尊、最上,无有众生可以相及者。就如同从牛取得牛乳,再从牛乳炼成乳酪,由乳酪进一步炼制得生酥、熟酥,最后再由熟酥精炼出醍醐,醍醐是五味之中最上、最为珍贵,其他诸味皆不能与之相比。同样地,如来僧众如同醍醐,于众生中最尊、最上,无人及者。如有众生恭敬事奉如来僧众,即是承事第一功德、最胜福田,便受人天之福,此即皈依僧的功德。”

  世尊于是为大众宣说此偈:“第一承事佛,最尊无有上;次复承事法,无欲无所著;敬奉贤圣众,最是良福田;彼人第一智,受福最在前。若在天人中,处众为正导;亦得最妙座,自然食甘露。身着七宝衣,为人之所敬;戒具最完全,诸根不缺漏。亦获智慧海,渐至涅槃界;有此三归者,趣道亦不难。”

  比丘们闻佛教导,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三宝品第二十一》

  省思:

  修行学佛,皈向三宝,如同生死苦海中找到舟航的方向,令众生得渡苦海至涅槃岸。“依佛为师”,找到正确的修行方向,“凭法为药”,断除烦恼,“依僧为友”,提携接引于正道,是故皈依三宝能得第一功德。(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

佛经里的故事 小驼背

佛经里的故事 小驼背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我们在此暂时歇息。”于是阿难为佛敷座,世尊坐定后,问诸位比丘:“你们是否想见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行苦行之舍利?”大众...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

佛教故事: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

佛教故事: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时,看见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戏。他们聚集沙土造成房屋和仓库,并以土做米,储藏在他们制作的仓库里。  这时候,有一个小孩,遥见佛来,生起布施心,捧着沙土做的米供养给佛陀...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从前,有一位跋脚的修行人。他身残志坚,精进修持,克服行脚的困难,到处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日日夜夜,劳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为法忘躯的身影,都暗自落泪,感动得众生都树立了坚定的信仰。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