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有人喜甜,有人爱酸,有人吃苦,有人好辣;一桌佳肴,有酸甜苦辣,能够各食其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酸甜苦辣”既是人生本味,如果人生想要创造未来,耕耘前途,发展事业;只能吃甜,不肯吃苦,这就不容易有所作为了!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又说:“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你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埋头苦干、勤劳苦作、寒窗苦读、圣贤苦学;因为苦是人生的增上缘,如果不经过苦读、不经过苦学、不经过苦练、不经过苦磨,是不能成功的。

甚至,不经过风霜苦寒,那里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能深切认知人生苦短,那里懂得精进勤学。所以,吃苦就如吃补;有了今日的辛苦播种,他日自然会有苦尽甘来的甜美果实。

俗语说:“不吃苦,就不能做佛祖”;自古的伟人圣贤,那一个不是从苦难中慢慢奋斗成功的?佛陀的六年苦行;达摩的九年苦苦面壁。王宝钏经过十八年苦守寒窑,才能为人记忆;苏秦悬梁刺骨苦学有成,才能为人所称道。孙中山一生的辛苦,半生的奔走,才能创造民国;王冕穷困中不忘苦学,才能成功。少林寺僧不经过苦练,那里能成功?所以,苦是人生的增上缘。

佛教并不提倡吃苦,即以修行而言,认为乐行太过热哄哄,苦行太过冷冰冰,所以在苦乐之间,佛教倡导中道。当乐的时候应该要节制,不能乐极生悲;当苦的时候,应该要面对苦难,百折不挠,冲过苦关,前途自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人的成就,常常都是从血汗、辛苦、委屈、忍耐、受苦中,点滴累积而成。正如松柏必需受得了霜寒,才能长青;寒梅必须经得起冰雪,才能吐露芬芳。

“伟大”,是多少辛苦和努力换来的赞美词;所以,吃苦就是吃补,诚信然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沙瓦提城中有个妇人有十个小孩,她一直都忙着生产、养育与照顾孩子,忙着教育他们,以及为他们安排婚姻。她一生都环绕在小孩身上,因此被称为「多子的索那(Sona,古译:输那)」...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一些喜欢读书的家庭会单独的设立一个书房,或者是一个单独的办公区域,这个时候这个区域的风水也是需要注意的,以下的这几点书房装修风水禁忌,不知道你都留意道了吗?一、要安静书房需要很安静,因此,在选择区域...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问: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答:释迦牟尼佛生到何方世界?这说法不准确。何...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七旬老汉105岁老人连细妹爱跑爱跳,虽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健朗,这与一直照顾她生活起居的儿子郑裕瑞分不开。现年73岁的郑裕瑞,三十多年来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块,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老母亲。揣摩耳聋母亲心思随...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大智大勇降逆徒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大智大勇降逆徒

二、大智大勇降逆徒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一节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一节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

第一节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悉达多太子迦毗罗卫国的深冬,数九寒天,凛冽的寒风,刺入心骨。四野茫茫,一片萧条。只有在中午时分,在微弱而无力的阳光下才有一点暖意。萧萧的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