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怪圈是因为审美疲劳吗?究竟何为最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卷进了一个“审丑”的怪圈。

看看吧,所谓的网红们动作越来越猎奇,露得越来越多,腿拉得越来越长。令人尴尬迷惑的街拍疯狂刷屏,千篇一律的整容网红脸大行其道。

打开“抖音小视频” 里面不乏审丑元素充斥其中。

随处可见锅盖头、小脚裤的爆款潮男;

能看到车祸、癌症、出轨小三、丑男丑女逆袭的庸俗小短片;

能看到各种主播生吃章鱼青蛙、狂嚼大猪头、吃芥末辣椒、甚至喝花露水、吃异形虫……

有留着“艺术家”胡子的“画家”,把墨汁放在四五支针管里,眼望前方不看宣纸,然后把墨汁挤到宣纸上作画。一路还做出武打似的动作,视频里不停有叫好声传出,然后“老艺术家”滋地更欢了。真心觉得白瞎了那几个举着宣纸的姑娘。

有走路走着好好的,突然就下腰、劈叉、翻跟头,甚至扭出一段拉丁舞的。

有脚踩电动滑板车的清洁大妈带着草帽拖着清洁车在大街上飞驰而过的。

有穿着一身练功服、手捻佛珠、焚香打坐满口讲着似是而非的儒释道理论的……

在这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新时代,无数人为了博人眼球不惜哗众取宠,而更有无数人通过审丑和猎奇获得快感。

审美和设计在中国当下已经鲜有人问津,一切都是以快速贩卖为前提,其结果也只能是庸俗和山寨。

“你说这是‘审丑’,我认为这只是审美疲劳,角度的变化而言”。一位友人如是说。确实,美与丑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所说:唯美者乃相对之论,万法之妙恰在平衡为是,佳人伉俪得与华装之平,若华盛容体有过之,则装美而人失其佳,故具识之或常云: 「某女服美胜其人之不配耳,另选佳丽妙也。」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 美与丑是相对而论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都得恰到好处,都得要平衡,无论是人也好,无论是物也好,无论是一种艺术也好,如果它的方方面面不平衡,就会失调,就会失掉美感。

“你可以丑,但请你温柔些,同理,你可以丑,可以搞怪,但请你不要低俗,心地要美。”友人如是说。

确实,外表美能令你心醉一时,而灵魂美却能令我们感动一世。中国五千年文明留下的美,在韵,在雅,在一份意味深长的留白。

佛教禅宗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主张以善为美。即使外貌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加西莫多,也不必自卑自贱。只要你具有“善心善行”,照样可以升入天堂。

天生丽质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毕竟只会降临到无法预料的少数人身上,因而人们能够做到的,便是全力以赴地塑造自己的内在美,人格美,它同样会使你光彩夺目。让我们记住文豪契诃夫的名言吧:“美不应当只美在天然上,还应该美在灵魂上。”

《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世尊成道时波旬魔王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佛言革囊众秽,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皮革之囊。这个相貌生得再好,里边都是革囊众秽——装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净,眼睛就有眼屎出来,耳朵就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溺等。你说这究竟哪个是干净的?所以这叫革囊众秽,众秽就是众多邋遢的东西。

佛教是如此定义美的:“目不贪色,耳不听恶声,鼻不嗅香,口不贪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念恶,手不偷盗,口不出恶言,不贡高绮语,待人谦虚,懂得布施,信仰佛、法、僧三宝,这才是世间上真正的美。外表的好不能称为好,身体的好也不是好,衣服漂亮也不是好,心念端正才是真正的好。”

作为佛弟子我是这样理解“美”的。眼见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做的韵雕是美;耳听佛陀开示法音是美;鼻闻佛降之甘露是美;亲口服食甘露丸是美;身入现量大圆满虹光境是美;灵知心识长驻于三摩地是美。

然而这些六识的享乐也不是最美的,而真正美到不可思议的是最佛国净土。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中向我们清楚描述了中天罗汉世界的美:“……其天国佛土世界有十万亿严净乐土,皆无有痛苦烦恼,唯有喜乐幸福,离我们最近的最低一层天国世界即是中天罗汉世界,处于无空气层段的眼所能见的群星球之中,域土大于娑婆世界数百倍,其神妙白色建筑依宝山而建,垒成金字塔状……

那不是凡俗世界,是存在于另外一重空间的国土,人类已知的任何科学手段都无法进到那里。因此,要去佛国世界,必得以佛法的途径达成,要修学到真正的佛法,才能去到那天国佛土的美丽世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鹦鹉救火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鹦鹉救火

鹦鹉救火有只鹦鹉飞到其它树林中,树林中的各种动物都和它相处得非常融洽,不但不欺负它,反而还相当照顾它。鹦鹉住了一阵子后,心想:「虽然大家待我很好,但这里终究不是我的故乡。」于是告别了森林及动物们,返...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9--卫生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9--卫生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9--卫生篇佛说:“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智者大师也说:“身安而后道隆”。所以学佛的同志们,要注意健康。慎起居,节饮食,这是物质的卫生法。可是多嗔多忧的人,...

使用结婚择吉日法 选择合适吉日 举行婚嫁

使用结婚择吉日法 选择合适吉日 举行婚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人们来说,结婚都是一件大事。就像人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所以,人们重视婚嫁也在情理之中。人们重视结婚的表现在于,不会轻易定下结婚日期,而是...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慧律法师答:对于把祖先集中起来,写牌位送到某个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终追远、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不断冒出的金币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不断冒出的金币

不断冒出的金币舍卫国中,有一位长者和妻子。两人勤俭持家生活虽不富有,但也算幸福安康,唯一的遗憾是一直没有孩子。终於有一天,他的妻子怀孕了,夫妻俩非常高兴。十个月後,长者的妻子生下了一个长相端正的男婴...

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诗曰:    “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     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