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阿育王是古印度著名的君主,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在中国东北的小城朝阳,古时曾称作龙城、营州,太阳在龙城上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就在思燕佛图的断壁残垣已经被世人淡忘之时,历史又赋予这里新的经历。

传说,隋文帝自幼在寺院内长大,曾经在寺院之中结实过一位印度高僧。印度高僧见隋文帝有佛缘,便赠与他一包佛祖影身舍利。所谓舍利,是佛陀对自身元素的祈愿,佛陀曾说“我因此骨,速得无上正等菩提。为报往恩,我今致礼。”而后佛陀叙说了身骨的来源,就是佛陀往昔作为萨埵太子时,舍生饲虎并发愿求无上菩提,舍利就是当时舍身后的身骨。

隋文帝佞佛,自不待言,称帝后,他将舍利分赐天下113个州,并令全国选53州建灵塔供奉舍利,成为继印度阿育王之后的又一供奉盛举。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朝阳为营州,营州官民僧俗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安葬,此塔为方形空筒式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筑佛塔,由于是印度高僧赠与舍利的佛幢,故名梵幢寺,有北塔地宫中辽代再葬时的题记碑文为证。

本就宏伟的盛举,在请舍利入塔之时,竟然出现祥瑞。《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旧有十七级浮图,拥在其内,安置舍利,当夜半上并放白光。状如云雾,初惟一丈。渐大满院。明彻朗然,良久及灭,前后三度相类并同。”当时方圆数里的百姓,都目睹此奇观,将其视为佛祖显灵的吉兆。北塔由此成为了同时有佛又显灵的宝塔。

这就是朝阳北塔的前身,在隋代这里是佛教文明的圣地,如今,这里每天依旧有无数人绕塔、拜塔、祭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布施的小慈善家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布施的小慈善家

布施的小慈善家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

日常的佛心行禅:陶罐里开出的花

日常的佛心行禅:陶罐里开出的花

陶罐里开出的花宽容是人生中最醇的佳酿,但它比最烈的酒更易醉人。正因有了它,生活才能令人更加陶醉。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乡下人,大年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大门口放了一个装着骨灰的陶罐。这事儿干得够缺德...

佛陀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六年后,回到他的故乡迦毗罗卫城说法教化...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是同一个吗?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是同一个吗?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不是同一个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

粉蒸猴头菇

粉蒸猴头菇

来源:资料图做法:1、米用微火加桂皮、八角再炒10分钟起锅,炒好的米制成五香米粉。 2、将猴头菇焯水,切成长方块,用布吸干水分盛碗中,3、猴头菇加酱油、四川豆瓣酱、腐乳汁、姜末、白糖一起拌匀,腌渍5...

如本法师答:往生助念的意义何在?有何功德与利益?

如本法师答:往生助念的意义何在?有何功德与利益?

如本法师答: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丈深坑无止尽的六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