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行慢而失获

现在很多人凡事急于求成,而现实是,太想赢的人往往会输,因为急于求成往往欲速不达,很难实现目标。

有一个学佛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随老和尚修行。有一天他问老和尚:“师父,您看以我的资质要多久可以开悟?”老和尚回答他:“十年就可以了”;小和尚又问:“要十年这么久吗?那么如果我加倍苦修是不是 5 年就能开悟了呢?”老和尚说:“那样的话要 20 年”;小和尚很疑惑老和尚的答案,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只修行需要多久开悟呢?”老和尚说:“那你永远都无开悟之日了”。小和尚听完惊讶地问老和尚这是为什么?老和尚说:“你只在意修行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去关注你自己的修行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佛修行有了解脱成就的愿力后,只要一心一意如法修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当我们一味图“快”,就变成了一心二用了,这时候“快”反而成了我们修行的障碍和干扰。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做人做事都要步步为营。特别是做大事的人,都很注重戒除“浮躁”的毛病。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才可开创成功的人生局面。

急躁只会让我们失去冷静清醒的头脑,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一旦我们的思维被浮躁占据了,就会让我们制定出错误的方针、策略最终导致满盘皆输。因此说任何一位想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只要做事能扼制住自己浮躁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而能脚踏实地,甘于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下去,一心不乱地专心做事,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这就像我们开车遇到爬坡或者沟壑的时候,有时为了跨越障碍,会选择慢行,而不是盲目的一路高歌猛进。慢行的目的,是为了蓄积力量瞅准时机,顺利爬坡,跨过沟壑,以便能更快、更好地前行。

佛教《四分律》里记载,释迦世尊住世时期,瞻婆城有位大富长者,他的独生子守笼那出家后格外精进,一路修苦行,把双脚都磨破了,鲜血流了一地。一天,守笼那比丘一个人独自在僻静的地方思惟静坐,心中想到:我这样的刻苦用功,其他的弟子应该没有谁比我更加精进,可为什么我至今还没有证到无漏解脱?我本来是很有福报,家里有很多财宝,让我能够恣情享乐。我不如不再修行了,还俗享乐更好。

世尊知晓了他的想法,便到守笼那比丘住处,问他:“你是不是在静处思惟宁可舍戒还俗,不再修道?”答言:“是的,世尊。”世尊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你在家时,能弹琴否?”回答:“能弹。”世尊继续问:“琴弦若急,音声好否?”答言:“不好。”问:“琴弦若缓,音声好否?”回答:“不好。”佛问:“琴弦不缓不急,音声好不?”答言:“好!”

释迦世尊开示:“你要知道如果一味的冒进,就会产生掉举让心浮躁而不得清净;而如果不精进修行,则会让心中产生懈怠和懒惰。”守笼那比丘豁然开朗,依照释迦世尊的教导,调整身心,勤修精进,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

修学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离不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南无羌佛教言:“欲速则不达,行慢而失获,事理如是观,正住中道参,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反之过紧则易于折。”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既不符合事物的客观逻辑、法度,又冒失躁进、不切实际,那么最终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反之,如果凡事慢条斯理,往往又会错失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达不到目的。凡是世间上的一切事理,都应该注意这两个正反不同的关键。

那么,要如何做才正确的呢?这就像是琴弦一样,如果琴弦绷得太紧往往会把琴弦绷断,反之,如果放得过松就不可能弹出和雅之音,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正如世间万事万物都要遵循一个符合逻辑的事理,循规蹈矩地进取,才会圆满地达到目的。

撰文:多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我们往生,绝对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大安法师:我们往生,绝对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年甚至老年才接触到净土的。不管...

弘一大师的篆刻艺术

弘一大师的篆刻艺术

弘一法师说出家以后用书法和篆刻来宣传佛法。弘一大师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 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上师解答:真正修大圆满正行的时候,是不怕烦恼,不怕妄念的。念头一起来,看它的本性。烦恼也好,妄念也好,它本身也是空性,也是缘起性空。起一个妄念,起...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7.眼里的星斗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7.眼里的星斗

77.眼里的星斗雨季过后,佛陀与阿难陀遍游摩揭陀,在最偏远的地方停下来,为当地修道中心的僧俗二众说法。路上,佛陀时会指着优美如画的山光水色,嘱阿难陀尊者细意欣赏。佛陀知道阿难陀多年来只顾对他尽心尽力...

佛跳墙

佛跳墙

材料:素鱼翅50公克、素肚1个、香菇6朵、莲子50公克、素火腿50公克、豆包2片、脆肠蒟蒻50公克、姜1小块、熟笋50公克、大白菜1/2个、芋头1/2个调料:盐、味素各适量、黑醋、胡椒粉各少许做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是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他俗姓俞,浙江会稽人。从小在五泄山默禅师处披剃出家,慧性颖发。二十一岁去嵩山受具足戒,此后先参南泉普愿禅师,又参沩山灵佑禅师,最后在云岩昙晟禅师处问无情说法而获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