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佛典选读

佛典选读

一、父母恩深

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心地观经》

二、孝亲之道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长阿含经》

三、尊师重道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长阿含经》

四、同事之道

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生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大般涅槃经》

五、在家四事

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恒行此四法,现世为人之所爱敬,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大般涅槃经》

六、饶益众生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华严经》

七、知足常乐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愍。

───《佛遗教经》

八、增长智慧

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二者、有惭。三者、有愧。四者、心常乐于多闻。五者、心不轻躁。六者、乐闻经义。七者、乐修智慧。汝等苦能修此七法,德、智慧日就增长。

───《大般涅槃经》

九、般若功用

有福德人,若闻般若波罗密多,生大欢喜,受持读诵,永离烦恼,心得安乐。如世间火,贵贱皆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亦复如是,圣者、异生,平等皆有。

───《大般若经》

十、精进功德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佛遗教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三节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三节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

第五十三节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煮云法师著佛顶山还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的,那就是水瓢观音。观音大士是随类化身,只要我们对佛菩萨具足了坚定的信心,最后的结果是功不唐捐。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随众生应现...

挽回攻略:教你前男友分手挽回的方法有哪些

挽回攻略:教你前男友分手挽回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其实在爱情里面是没有什么对错,公平和规则的。两个人能够在一起主要考的是两人的缘分和对于感情的经营,如果自己珍惜,那感情就能够走的长久一点,如果自己不珍惜,感情只能是以分手结束,怎么样才能...

堕胎产生的感应

堕胎产生的感应

  如果说佛是功德无量的话,那么他的慈悲亦是无量的,宽容是无限的,佛教有六道轮回,因果循环之说,但这并不代表要“罚众”,信仰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千变万化的,并非固定死而一成不变的,堕胎也分好多种,如...

天眼神通看穿你的为人和行为

天眼神通看穿你的为人和行为

天眼神通看穿你的为人和行为道证法师讲述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刻,熟悉了一位去受五戒的莲友。因为她被安排住在我的近邻床,所以,我们有比较多接触的机会。这位莲友大约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长得很可...

佛光大学首创全国唯一素食学系招收统测考生

佛光大学首创全国唯一素食学系招收统测考生

佛光大学即将成立国内第一个素食学系,杨朝祥校长(左二)前往台北素食博览会,主持佛大主办的全国素食创意料理竞赛。宜兰佛光大学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素食学系」,参加今年四技甄试入学统测,各界询问度相当热...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药师七佛如来参禅者乃为开悟佛知见,断世俗之妄念烦恼,增长自在人生之智慧,学会处事待人之定力,所以古人称禅堂为选佛场。2016药师禅文化传播年以福慧吉祥,大福延年,为善最乐为主题,引导人们重视养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