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佛典选读

佛典选读

一、父母恩深

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心地观经》

二、孝亲之道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长阿含经》

三、尊师重道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长阿含经》

四、同事之道

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生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大般涅槃经》

五、在家四事

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恒行此四法,现世为人之所爱敬,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大般涅槃经》

六、饶益众生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华严经》

七、知足常乐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愍。

───《佛遗教经》

八、增长智慧

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二者、有惭。三者、有愧。四者、心常乐于多闻。五者、心不轻躁。六者、乐闻经义。七者、乐修智慧。汝等苦能修此七法,德、智慧日就增长。

───《大般涅槃经》

九、般若功用

有福德人,若闻般若波罗密多,生大欢喜,受持读诵,永离烦恼,心得安乐。如世间火,贵贱皆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亦复如是,圣者、异生,平等皆有。

───《大般若经》

十、精进功德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佛遗教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也许,玄奘已经感觉到了仅凭他的力量和那烂陀寺也难改变佛教在印度的命运;也许,他的本意只是学习,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不能坐视那些珍贵的佛典因为印度佛教的衰落而流失散落。玄奘相信,一切事皆有因果循环,人...

有福报,钱就会追你?真的是个误会!

有福报,钱就会追你?真的是个误会!

当你有福报时,钱就会来追你?当你有福报时,钱就会来追你。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且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福报太重要了,当福报不大时,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搬不动几个钱。这个社会有的人所以一直失败,就...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改强为弱,以扬代压”学佛妈妈如是引导叛逆期儿子

编后语:未必所有的妈妈都学佛,也未必所有的孩子都有福分从佛学中悟出为人子的道理,而自愿走出青春叛逆期。但是,对于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却着实让许多父母伤透了脑筋,也时常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本文作者的做...

夏威夷禁鱼翅

夏威夷禁鱼翅

夏威夷开全美之先,查禁鱼翅。夏威夷州长今天签署已经通过州议会表决的法案,从即日起,夏威夷禁止鱼翅加工以及买卖,研究用途的鱼翅,必须先取得主管单位核准才能使用。夏威夷希望透过这项措施,遏阻滥捕,挽救有...

索达吉堪布:如何劝导大家相信因果

索达吉堪布:如何劝导大家相信因果

索达吉堪布:如何劝导大家相信因果 问:有些人之所以造了很多业,关键是不知自己有前世后世,所以你劝他不要造业,他根本不听。就好像一个糖尿病人,告诉他不要吃糖、不要吃香蕉,可他就是不接受。其实不管对亲...

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