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之光: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六度,是获得无限智慧.力量与生死解脱的六种修行方法。

六度的修行,可以使一切有情生命度脱生死苦海,成就佛果。

六度是自度度他的利器,是修行解脱所必须的。一个修行菩萨道的行者,如不修行六度,是绝对不可能成就究竟佛果的。

布施:

就是对世间一切需要帮助的有情生命,毫无报酬的,施以种种无私地帮助。

分为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对世间一切贫苦的众生,毫无报酬的.无私的,以金钱财物予以帮助,就是叫财施。

法施:就是对世间一切生活在愚昧无知.颠倒梦想中的众生,毫无报酬.无私地将科学知识.生产技能.以及出世间的解脱之法,传授给他们。使众生大脑开化.智慧增长.清净自性.趣向解脱,逐渐地摆脱愚昧无知.颠倒梦想的生活窘境,这就是法施。

戒律:

持戒,就是在一切时间与空间里,运用佛法规范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时刻保持身.口.意行为的清净,勿使身.口.意的行为造出恶因来,永离一切染污恶业,避免今后承受恶业的果报。

如果有了身.口.意不善的行为,应该当下止息,内心忏悔,誓不在犯。已生出的善业令其增长.持续;未生出的善业,要勤佳培养,令其生出,这就是持戒。

精进:

一个修行解脱者,要时刻保持警醒,勿使心性染浊。对一切善法要不断地培养.扩充,令善法增长。要自觉主动地远离一切不善的身.口.意的行为。

要努力不懈地做,一切饶益有情的事业。勤奋努力地去实现,救世度生.断烦恼.学法.成佛的四弘愿,这就是精进。

忍辱:

就是,不被世间一切物质欲望.精神欲望所诱惑。生活在物质欲望炽盛.精神思想匮乏的世间,内心不起贪.嗔.痴念,不起激动.不安,不起执着妄想分别。

在顺境与逆境之中,要知道:世间诸法与一切的身心感受,都是不常住.不永恒,无有实体的,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生存的境遇,都是由自己往昔因果.业报所以至。谁也不能逃脱因果业报的自然规律。

顺境与逆境,也只是暂时的果报,要知道人我皆空之理,不应执持不放。

内心勿起激动,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果报,要泰然处之.不惊不怖.毫无畏惧。并无怨无悔地去承受,因为,这都是自己业报的结果。自己的业报只能由自己去承受,他人是不能替代的,包括神佛。

以坚强的意志,去忍耐.应付世间一切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的诱惑,及在顺境与逆境之中一切的身心感受。内心始终保持宁静.愉悦与祥和。才能生活的自然洒脱,心性才能不被外缘所迷惑,而轮转生死,这就是忍褥。

禅定:

禅:不被世间一切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所诱惑。不造出种种不善的身.口.意的行为,时刻保持身.口.意行为的清净,就叫禅。

定:不被世间一切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所诱惑。内心如如不动,不起贪.嗔.痴念,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就叫定。

禅定,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摄心一处。

摄心一处:就是要收敛自己的散乱心,心识高度集中。止息妄念.内心寂净.安住,除去你我之想,不执着世间一切诸法。

集中心识的力量,以心力观察一切宇宙生命的真理。用心去体验一切出世间的,用语言.文字所难宣的智慧。以在禅定中所得到的出世间智慧,饶益有情.救世度生,这就是禅定。

智慧:

智:是对世间诸法了了分明,通晓世间一切科学知识与技能。对世间诸法的缘起.缘灭,通达无碍,就叫智。

慧:是通达无碍一切可使众生,离苦得乐.解脱世间烦恼与束缚的出世间法,就叫慧。

智慧,就是要作为一位真正的救世度生的菩萨,必要通晓世间诸法的缘起.缘灭,通晓宇宙物质现象,生命生灭现象,以及众生所受苦乐的缘起。这就叫智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音集:死不可避

佛教故事:法音集:死不可避

死不可避从前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均已各得五通。一日,各人自知再过七日,皆当命尽,于是,大家聚首,商讨治死之方法。因为凡得五通者,其力量能移山住流,手扪日月,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现大身...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愚妇诈死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愚妇诈死

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子,非常的爱护与体贴,可是他的妻子,对丈夫并没有真情实爱,因为她外边另有一个情人,所以丈夫无论对她怎么好,她都不能满意。最初还是偷偷摸摸的来往,但时...

日军血污普陀山知罪撤兵

日军血污普陀山知罪撤兵

抗战期间,日本人占据中国各地,民国三十二年七月间,有日军七八千人来山,沿海各庵皆驻军官,士兵则在海滨沙滩上露营而宿,对于山上并无什么损害的地方,不过他们每天到四周各小岛上,搜来牛羊鸡鸭等动物,在山上...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对他人的生命懂得爱惜尊重的人,才能得到珍贵的生命;暴戾凶残、作贱生命的人,不知赞天地的化育,如何能感得天地之寿呢?遭致短命旱夭的果报是必然的道理。 佛教的福寿观 一...

三十三种观音菩萨,你知道多少?见者有福!

三十三种观音菩萨,你知道多少?见者有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虚云老和尚一生四十八奇之一

虚云老和尚一生四十八奇之一

一奇 观音送子老和尚俗姓萧,梁武帝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乡,父亲名叫玉堂,母亲姓颜。清道光初年,父亲是科举出身,分发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无子为虑。读书人总以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