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

(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

(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境)及同时;

(三)系属于心,离心不能自有,如王巨之不相离。

心工难缘取境界之总相,心所于彼不唯线取总相,亦缘取其另u相。如对一绿树,知绿色树之全体是心王,又了别树之大小,何种树等,乃至产生贪求和厌恶之情是心所作用。

(一)遍行:遍是普遍,行是行动。触、作意、受、想。思此五个心所周遍与一切心王相应俱起,一切心作用生起时,必随肩而发动,遍八识一切时地一切性俱能行起,有识即有故名遍行。

(二)别境:对各另帕界生起之心所,非一切境皆得生起故名别填。

(三)善:此善心所有十一,唯与一切善心相应仅起之心所。目性清净离谱恶秽故名善。

(四)根本烦恼:此六种烦恼能烦扰有情身心令不寂静。亦称惑,调迷妄之心。

(1)贪:于有漏乐境澳宜不舍,越分追求,非义而取。

(2)瞑:于违逆之境,含恨热恼。

(3)痴:亦称无明,于诸事理愚痴迷暗,不了真实,以是为非,执非为是,因果迷乱。有仅生和分别二种无明,与身俱生我法二执,与俗同污起妄分另师分别我法二执。

(4)慢:侍己所长于他高举。有七种之另u:

①慢:于劣计已胜,于等许已等而起慢心。

②过漫:于等计已胜,于胜计已等此为过漫。

③漫过漫:于胜计已胜。

④我慢:执五蕴之身为实我。

⑤增上慢:未得证称得证。

⑥卑劣慢油甘卑劣不求上进。

⑦邵慢:慢上起邪,不尊贤圣。

(5)疑:对因果真理心怀犹豫。

(6)恶见:亦称不正见,于因果真理颠倒推度。此不正见有五种,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以上六种烦恼是诸烦恼之根本,余一切烦恼皆随从此六种烦恼而起故名根本烦恼。

(五)随烦恼: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染污心所,亦称随惑。

(1)忿:于逆境不能忍受发暴恶身表业。

(2)恨:盆怨而结怨于心,怀恨不舍。

(3)恼:对逆境性情暴恶。

(4)覆:所造过恶隐藏遮护。

(5)班:虚伪惑乱。

(6)馅:馆媚于人假现恭顺。

(7)桥:恃己有德据激凌人。

(8)害:于他有情侵损通恼,心无悲慰。

(9)嫉:见他盛事妒忌不耐。

(10)懊:于财法等坚著不会。此十种各别而起,行相粗猛,唯第六识有,名小随烦恼。

(11)无惭:于所造过恶不自羞耻。

(12)无愧:所造过恶不羞耻他。此二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烦恼。

(13)不信:不信顺三宝等。

(14)懈怠:不勤修善断恶。

(15)放逸:放荡纵逸心不防护。

(历)昏沉:神志昏蒙。

(17)掉举:心神轻躁浮动。

(18)失念:不明记曾习境。

( 19)不正知:谬解所观境。

(20)散乱:心志不一流转不息。此八种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及有覆无记,故名大随烦恼。

(六)不定:此心所广通三性,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唯意识有,唯在欲界及初禅,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1)睡眠:令心暗昧。

(2)恶作:又称梅。追悔、懊悔

(3)寻:粗显寻求其义理。

(4)伺:细伺察其义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缘起经

缘起经

缘起经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苾刍众言。唯然愿...

大吵之后如何挽回男友 聪明女人都会这几招

大吵之后如何挽回男友 聪明女人都会这几招

在爱情里面,虽然都开玩笑说女生的智商是零,而男生的智商是负数。但是其实,聪明的人在爱情里是非常吃香的,尤其是女生,如果善于运用自己的小机智,那么即便是吵架之后,也能很轻松地把男朋友哄回来,而且不需要...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九节 投木鱼,水边苦修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九节 投木鱼,水边苦修

第四十九节 投木鱼,水边苦修煮云法师著人到伤心处,难免泪两行。小沙弥奔波劳碌,茹苦含辛了三年,在此三年之中,吃了人所未吃的苦,走了人所不能走的路,结果还不能引起善信的同情,发心出资为他修建丛林,他就...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农民父亲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农民父亲

农民父亲他来自农村,学的是医学专业,上了几年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上没了。医院不好进,没钱也没关系的他,混了几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卫生员。一辈子土里刨食、对他寄着太多希望的老父亲为此很着急,从百...

达真堪布: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

达真堪布: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

达真堪布: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 具有智慧的智者,他考虑长远的利益。对于今生与来世,他会考虑来世的利益;对于目前的利益和将来的利益,他会考虑将来的利益。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有智慧...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要回向?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要回向?

1 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2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3 “上报四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