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 一 正念观身

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 一 正念观身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进退之际,对其进退,施以圆满的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前瞻后顾、弯腰站起之际,对其所做之事,亦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穿衣持钵之际,对其所做之事,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饮食嚼尝之际,对所有这一切,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大小便利之际,对所做之事,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行、住、坐、卧、睡、醒、语、默之际,对所有这一切,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

这个练习是观照身体的动作。这是出家人的基本修行。四十八年以前,当我刚刚剃度作沙弥的时候,我师父让我背诵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诗偈集子,你可以在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扫院子、上厕所、洗澡等等时候练习。当听到钟声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呼吸,并且默诵这首偈子:

闻钟声,烦恼轻。

智慧长,菩提生。

把呼吸与诗偈结合起来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安住于正念中。正念会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变得更安祥,并使我们成为自己身心的主宰。正念滋养着我们心中的定力。《毗尼日用切要》(Gathas for Everyday Use)是中国法师读体的著作,这本书中的很多诗偈都取自《华严经》。作者(一行禅师)以同样的精神也写了一本书,其中包括将近五十个偈子,书名叫《当下一刻,美妙一刻》。这些偈子运用起来都很容易,并且也可以与有意识的呼吸配合起来。

没有正念,我们的动作通常是慌张鲁莽的。修习第六个练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动作慢下来了。如果一位沙弥修习第六个练习,他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行为变得更柔和、更优雅,更有分寸。正念在他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了。当任何一种动作被置于正念之光中的时候,身心就会变得轻松、安祥和喜悦。一个人可以终其一生昼夜不断地去做第六个练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一、明菩提心所依(一)思惟暇身难得4.暇满人身极难得,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既得能办人生利,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今生利未办,倘若不利用它来促成自他的究竟利...

星云大师:传灯老人

星云大师:传灯老人

传灯老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为我写了一本传记,名为《传灯》,自从出版以来,未至半年,已销售二十万册以上,在每个月金石堂书局的排行榜中,都高居首位。罗东有家书局,时见一耄耋长者,每日走一回书店,只为了购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书生捉鬼的故事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书生捉鬼的故事

书生捉鬼的故事一个从外地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安阳时,为了节省旅费,便想找户人家歇宿。「我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此地,请问是否可在府上借住一宿?」当地人对他说:「我们村里一向不留宿陌生人,前面有间破庙倒...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流泪的羊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流泪的羊

流泪的羊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真工作、克勤克俭,畜养的羊只都是送到市集出售,从来舍不得宰杀来吃。有一天,男主人突然生起想吃羊肉的念头,不过他平时教育孩子们要节俭,所以三餐都很...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玄妙的空,今晚我要从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