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净比丘尼

白净比丘尼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舍卫国中有一户富豪人家,他们都是佛陀的在家弟子。这位富豪的女儿生得相貌庄严、端丽,最奇特的是,她一出生时身上就裹着一件雪白的柔细软毯,所以双亲特为她取名为「白净」。随着她日渐成长,这件与生俱来的雪白软毯也随着变化而非常合身。

时光流逝,白净一天天地长大,不仅她的美丽无人能比,她典雅的气质更让许多人仰慕,舍卫国很多长者之子争相来礼聘,想要娶白净为妻。白净的双亲也早早的请工匠打制庄严华丽的饰品,为白净准备丰富的嫁妆。这时,白净告诉父母,自己想要出家跟随佛陀修行的心愿。由于白净的双亲本来就是护持佛法的居士,知道出家修行是出离三界、不受轮回的正确途径;既然爱女有离欲修行的心愿,双亲更是欢喜的祝愿,希望女儿能早日道业成就,于是就吩咐缝匠为白净制做僧服。白净向父母说:「不用为我做僧衣了,我身上所穿的就是了。」

富豪长者夫妇带着女儿前往佛所,向佛请求出家。慈悲的佛陀答应了白净的祈求,对白净说:「善来,头发自落,所着白叠,即成五衣。」白净现了庄严的出家相,身上所着的雪白柔毯即刻变成了僧服。佛陀嘱咐白净比丘尼随着大爱道比丘尼精进用功修行;不久,白净比丘尼就证到了阿罗汉果。

僧团中,大众在讨论着白净比丘尼的殊胜因缘。这一天,佛陀的侍者阿难,合掌请示佛陀:「世尊!白净比丘尼是什么因缘?为什么出生时会有这么奇特之相?出家后又能这么快就证得罗汉果位?恳请佛慈悲为大众开示。」

佛陀说:

久远劫前,在毗婆尸佛的时代,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真正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能典当的东西早就卖光了,最后只留下一件破旧毯子;白天,夫妻二人轮流裹着这件唯一的毯子出门乞食,另外一人就在屋角的干草堆里遮掩身体。

有一天,一位比丘来到这极为贫穷的夫妻家门口托钵劝化,适巧妇人檀腻伽裹着破旧的毯子出来。比丘不仅为檀腻伽说布施供养三宝的功德,并且劝檀腻伽到毗婆尸佛说法的地方去听佛开示以种植善根。

檀腻伽听了比丘的说法,既感到欢喜又觉得羞愧,因为她连遮身的衣服都没有,怎么去到大众当中听佛开示呢?比丘看出檀腻伽的迟疑,慈悲的询问缘由。檀腻伽说出她们夫妇的困窘,同时问道,何以她们会贫困到这步田地?比丘便为檀腻伽说悭贪的果报。檀腻伽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回到屋里向丈夫说:

「我听了外面这位比丘所说的道理,感到非常法喜,也觉得很惭愧,今生这么穷苦是自己过去所造作的因果。所以我想把握佛住世的因缘,将我们唯一的这张毯子供养佛。」

檀腻伽的丈夫说:「这张毯子是我们仅有的财产,没有毯子遮身,以后怎么外出乞食呢?岂不是要坐以待毙了吗?」

檀腻伽回答:「人生难免一死,纵然是有这张毯子裹身乞讨,早晚也是会死去的。我们这么穷困,就是因为过去生不喜欢布施,悭吝的缘故,今生可千万不能再错失供养佛的因缘,来世才能不再这么穷困潦倒啊!与其生生世世不断的受着贫穷的煎熬,我宁可因布施而饿死,也不愿放弃改变命运的因缘。」丈夫想一想,檀腻伽的话不无道理,今生的困窘谁知道要煎熬到何时呢?实在是苦到极处了啊!

于是檀腻伽将仅有的一张毯子请比丘代为供养毗婆尸佛,并且发愿生生世世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烦恼。当比丘持着这件毯子来到佛前时,佛亲手接过檀腻伽的供养,并且为他们夫妇祝愿。

来听佛开示的国王、大臣及大众们觉得疑惑:「这么一件垢秽不堪的毯子,佛为什么要亲手持取?还给予这么深厚的祝愿呢?」佛知道大众心里的疑惑,就说:「虽然这件毯子看起来又旧又脏,但却是檀腻伽夫妇的全部财产,除了这件毯子,他们一无所有。至诚的供养,是最清净的大布施。」这时,在场的所有大众纷纷将随身的衣物、用品,布施给檀腻伽夫妇。

过去的檀腻伽就是现在的白净比丘尼;由于檀腻伽是以至诚恳切的清净心供养佛,在往后的九十一劫,每一世出生之时,都有雪白的柔细软毯裹身,并且生生世世衣食丰裕无缺;又由于檀腻伽曾发愿要解脱烦恼、听闻佛法,所以今生能于佛陀住世之时,随佛出家修行,真正的解脱烦恼,证到阿罗汉的果位。

省思

「中台四箴行」第一即是「对上以敬」,用恭敬心去除我慢、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檀腻伽恭敬的布施,来自于对因果的深信、对生命充满达观的远见;恭敬、虔诚的心超越世间可数的外财,在供养的当下即是清净法喜的果报,更为未来深植解脱的正因。

生活中处处都是实践布施的因缘,一个善意的微笑、真诚的柔软语、体谅的眼神、对于别人习气的宽容,都是一种布施与供养。心中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佛,从恭敬心中至诚流露的布施;相信这份法喜与清凉,一定能感染周遭的人,宛如置身安乐净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寇拉摩仁波且开示五明真谛

阿寇拉摩仁波且开示五明真谛

阿寇拉摩仁波且开示五明真谛五明真谛      传统的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实际上五明不是这么狭隘,而是将宇宙之...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也可以说是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节里饮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成为四念处禅修的钥匙,以开启通往主...

让你一生不生病的3道养生菜【醋泡姜、醋泡花生、黑豆】

让你一生不生病的3道养生菜【醋泡姜、醋泡花生、黑豆】

 1、醋泡黑豆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栏目曾专门有一期介绍了常绍芬老人多年吃醋泡黑豆的故事。吃了二十多年,现在,常绍芬老人,都91岁了,倒走、深蹲、爬楼梯,甚至还能踩着凳子爬高浇花呢!不但仍然有硬朗...

这些挽回婚姻的好方法你尝试过吗

这些挽回婚姻的好方法你尝试过吗

懂得换位思考是挽回婚姻的好方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因为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与其他人争论,所以认为自己是对的两个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当存在矛盾时,您可能希望从另一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一句恶语,五百世受苦来偿还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一句恶语,五百世受苦来偿还

一句恶语往昔,有一位名叫欢喜的牧人,在离佛不远处,听见佛陀在说法,他就倚杖站立,听佛说法。这时,有一只青蛙也在河边,牧人的手杖正好拄在青蛙背上,皮肉穿洞。虽然遭受此痛,但青蛙很有善心,它想:我如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