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和内心清净才有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影响。如果他去耕作,他受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因果法则的影响。假如他没去耕作,他又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因果法则的支配。

有因果法则,我们才有自由;没有因果法则,自由对我们就没什么意义。譬如,万一‘种豆不得豆’、‘耕耘不会有收获’那农夫下田和播种的自由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讲自由一定不可以离开因果律。种自由的因,就会得自由的果。系囚动物或剥夺他人自由的人来生就不自在。因此,我们这一生的自由受我们过去世所造善恶业的影响,前世种善因,今生自由快乐。前世为恶越多,今生越不自由越不快乐。因此正法念处经第二十卷上说:‘为善能得解脱,造恶则被束缚。’

明白这一个观念以后,你就知道我们凡夫的自由是有限和相对的。只有‘凡有所为皆不逾距’的圣人有绝对和无限的自由。换句话说:‘行善不着善相,不造恶因不起妄念’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境界在佛经上称之为‘涅槃’或‘解脱’。

佛陀很慈悲,他订下了许多戒律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所以我们越遵守他的戒律,我们也就越自由。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因为不遵守戒律就没有自由可言。譬如杀人、抢劫的人到处受追捕,那算什么自由呢?所以妙法圣念处经的第一卷说:‘做恶的人,如蚕作茧自缚。’

诸君一定要记住:行善才能得自由,行恶的人其自由宛如空中楼阁,一点也不实在。

戒律就是告诉我们要爱护和恭敬所有的众生,而不去干扰众生或使众生起烦恼,有许多外行人不了解戒律的精神,以为那是‘吃人的礼教’,真是大错特错!我受过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使我的烦恼显著地减少,因为以前都以自己为主,现在要处处关怀他人。从受戒迄今,每天我都法喜充满,叫我怎能不感激怀念这些戒律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4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4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4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讲第四十一句: 【施茶水以解渴烦。】 这一句字面的意思好懂,当人...

挽回出轨的丈夫斩桃花对方会知道吗

挽回出轨的丈夫斩桃花对方会知道吗

挽回出轨的丈夫斩桃花对方会知道吗,每个人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可以去跟道长来商量,不过一般是不会知道的。因为斩桃花术法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如果内心总是感到不安,其实可以做一些有利于挽回丈夫的事情...

变成大鱼的国王

变成大鱼的国王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教化众生的时候,有一次,阿难尊者在法会中站起身来,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当初您在鹿野苑中,初转法轮的时候,首先为五比丘说四圣谛的妙法使他们成为阿罗汉。」「佛陀!五位比丘在...

人间行者

人间行者

人间行者林全/台北新庄清晨,大雨滂沱,浪涛汹涌;二月的风,更添寒栗。基隆放生现场前,一条大通道,积水连连,浊浊污泥,举步惟艰。正踌躇!蓦然,不远处,一部九人座厢型车,缓缓前行。是师兄!怕老菩萨们涉水...

佛教名词:【果报】_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_果报有多少种?

佛教名词:【果报】_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_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解释)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法苑珠林》卷七...

阿育王与佛教

阿育王与佛教

阿育王与佛教 湛如闽南佛学  前 言  在印度史上阿育王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国王,由于他以支持佛教而驰名,故被佛教徒尊称为“法阿育王”。自从羯陵伽之战以后,他开始皈依了佛教,这场战争成了阿育王生平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