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

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近来,我花了一个星期的夜晚时间,专门收集各类佛教网上的佛教活动消息,发现一个现象。近年,有些佛教活动场所的活动,其本质,有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之嫌。这其间,经历了世俗化与庸俗化。

民国以来,以太虚为首的高僧大德提倡人生佛教,适应了社会需要,也使佛教持续保持了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赵朴初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提倡人间佛教,使***期间大伤元气的佛教,得到恢复,并健康发展,迎来了今天的黄金时代。

或许,是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根本就没有去理解人间佛教是什么。近年,一些佛教活动场所,虽举的是人间佛教的旗帜,但实际上与人间佛教的核心理念相背离。甚至,违反了明文规定的佛教的律条精神。

人间佛教,或者说,佛教的人间化,其本质含义在于以佛教度化人间,以佛教精神主动积极地教化人间,而非以人间度化佛教。如让佛教被动消极地屈从人间,为人间的缺陷所左右,从而失去佛教的核心价值,那么,佛教与其他的哲学有何差异。这样,佛教便缺失主体性,亦不为佛教了。

为此,我向来以为,佛教的人间化不应是佛教的世俗化,也不应是庸俗化,更不应是佛教的娱乐化。

佛教的娱乐化,把僧人变成了人间的小丑,也使佛陀形象受损及其教法被扭曲,不再纯正神圣。而宗教,一旦失去纯正性与神圣性,那么,还剩什么?

在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强调内圣外王,内在的修养如圣人,外在的能力如君王。儒家如此,我认为,佛教也不应例外。不管外在如何王,内在总应不离圣,即应该始终保持佛教的核心价值不变。这是保证佛教持续健康延续的基本条件,也是佛教始终能与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要基础。近期,网络上出现了诸如《法海你不懂爱》等戏谑消遣佛教的行为现象,挑战佛教的一些底线。这种现象与行为的产生,应该引起佛教界的关注与反思,除了对此说之外,我们也应反省自己,我们是否自尊自重了?我们是否以身作则了?在某些方面,我们是否有从人间化滑向了娱乐化之嫌?

作者:释本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处于昏迷状态或突然死亡的人能否用破瓦法往生?

达真堪布:处于昏迷状态或突然死亡的人能否用破瓦法往生?

达真堪布:处于昏迷状态或突然死亡的人能否用破瓦法往生? 问:破瓦法是在临终出现死亡的征相时用,这是否意味着处于昏迷状态的人或突然死亡的人不能用此法往生?答:这要有一定的功夫,若没有一定的功夫,到时候...

黄瓜如何吃最有营养

黄瓜如何吃最有营养

黄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营养、价廉大受青睐,尤其是女性朋友。黄瓜果肉脆甜多汁,清香可口,它含有胶质、果酸和生物活性酶,可促进机体代谢,能治疗晒伤、雀斑和皮肤过敏。黄瓜还能清热利尿、预防便秘。...

寂静法师:感觉是最真实的生命!明白者,人生无忧

寂静法师:感觉是最真实的生命!明白者,人生无忧

【编者按】寂静法师于5月24日嘉兴梅花洲首届“自然的恩典·素食产业及推广论坛”上,针对素食经营者,以佛法的微妙智慧,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生意的经营,到底经营什么?”,这不仅是对生意人,更是对每个思考生...

把鬼神认作当成我们依止解脱的主人

把鬼神认作当成我们依止解脱的主人

我求“土地神”的事儿真的兑现了?前几天出差经过一个村镇,看见当地的人逢初一、十五或者遇有不顺之事便去拜神,这是当地一种习俗。这不禁让我回忆起二十几岁时的一些往事。年轻时的我不安份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闲...

海涛法师:怎样修行才能转变家族的厄运?

海涛法师:怎样修行才能转变家族的厄运?

海涛法师:怎样修行才能转变家族的厄运? 问:我的家族,每一代排行老大,女孩子成家以后,到四十五岁中间就会守寡,而且生活也会变得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让下辈子不会这样子辛苦? 海涛法师答...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寂照打擂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寂照打擂

寂照打擂同治年间,京城里来了个名叫呼达汗斯的洋人要在中国立擂比武。他向清廷提出条件:百天之内若输给中国人,他的国家将向大清帝国称臣纳贡;若中国人败在他手下,清政府必须向他的国家称臣纳贡。当时同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