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之眼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且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愤愤不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问:弟子学佛六、七年了,吃长素也有六、七年,但是病痛很多,体质极差,身体愈来愈瘦,面黄肌瘦,弱不禁风,长期服药。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答:你学佛的功夫不得力,不是...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僧人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素食养生丨中国素食精神所在

素食养生丨中国素食精神所在

文/潘雅军素食,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自我保护的健康需求而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特别是温室效应、气候恶化、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环境可否持续、粮食危机、疫病流行等自然的与人为的灾害频频...

《金刚经》感应事迹系列:感神灵篇

《金刚经》感应事迹系列:感神灵篇

印光大师/鉴定许止净/辑录郑金坤/语译感神灵●宋时,范文正公(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母亲去世后三七(21天)时,梦见母亲哭泣告知:“我因在阳世造业,被泰山府君拘押,日夜受苦难言。你素来孝...

【民间佛教故事】少年与九尾猫,我的愿望是如你所愿

【民间佛教故事】少年与九尾猫,我的愿望是如你所愿

民间的《异闻录》里有一则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修行的猫到佛陀那求法,它想求一个修后可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生死自由的大法。佛陀说:“修学此法须先发菩提心,依教奉行,还要精进修行,慈悲利益他...

莲素会养生素食概念中环境最高雅的餐厅

莲素会养生素食概念中环境最高雅的餐厅

这家素食餐厅,位于北京西四环的小屯路附近,在地理位置上虽然没有什么优越性,但算是在北京开的年头长的素菜馆了,并且无论从环境、服务还是菜品的卖相、味道上都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一提到素食,想必大家都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