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玩耍踩蚂蚁,一个四岁男孩说了一句话令全场愕然

有一天,一位姥姥带她四岁的小外孙在楼下广场玩。广场上已经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它们看到草地上蚂蚁和小虫子都不停地去踩,踩完后还高兴的和看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炫耀战利品。为了哄孩子开心,这些不明因果的大人们还一个劲的夸赞孩子,孩子们更是兴奋的去踩蚂蚁了。这时四岁小男孩见状,马上跑过去说:“小朋友们,请你们不要踩虫子了,它们死了,它们的爸爸妈妈就没宝宝了,爸爸妈妈会哭的,那就太可怜了!它们也是生命、是人类的亲人,咱们不能杀生,这是我二姥姥告诉我的。”“姥姥我说的对吗?”小男孩说完,睁着天真而无邪的眼睛仰头看着姥姥。

姥姥既震惊又感动,连忙说:“对对,依依说的很好,不能伤害小动物。”。可惜,孩子们根本不听,小脚依然不停的踩来踱去,又踩死了好多蚂蚁。

小男孩急的哭了,很伤心,抽泣着说:“姥姥,小朋友不听话,不善良,踩死那么多小蚂蚁和小虫子,虫子的妈妈爸爸会痛心的,我不和他们玩了。走,咱们回家吧”。

看着孩子这种焦虑与痛心,姥姥被他单纯的善良震撼了。

小男孩名叫依依,是我姐的外孙,今年 4 岁了,出生时我姐还没退休,所以大部分时间是我和我外甥女带着依依。

我们全家都是佛弟子,是个佛化家庭。家中常有同修来恭闻学习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每周一次共修。因此,我基本上都带着依依母子参加共修。

小家伙很懂事,常学着大人样做大礼拜,有模有样的姿势、一板一眼的恭敬,师兄姐们都赞叹他。特别是依依从小跟着我们一起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每当佛陀法音响起时,依依不声不响、不哭不闹,静静的坐在我腿上认真恭闻佛陀师父的法音,直到结束。

因为学佛,我们全家都不杀生还常行放生,平时在家里不仅不打苍蝇、蚊子,就连看见小蚂蚁和小虫子都绕着走开,生怕伤害它们。依依从小在这样环境中慢慢的长大,很快会走路了。

依依在我们这样一个佛化家庭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慈悲众生、救生护生的信念深深植入了孩子幼小的心田。

平日大家只是觉得孩子乖巧、静静坐在那里闻法可能啥不懂,可他对境竟然能毫不犹豫的真情流露表达观点,帮助和教育小朋友不要杀生,让我明白我们真的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生命,众生皆有佛性。哪怕是几岁的孩子,他对佛法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他们“无执”的善良纯真时刻感动我们,反而是我们大人,因为多种杂染和世俗心态,看到陌生人、或亲人朋友杀生,会支支吾吾,怕得罪人。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纯洁善良是会互相感染的。过了几天,依依又去楼下广场玩,好几个小朋友看到依依后,高兴的说:“依依来呀,一块荡秋千、一块坐跷跷板,你跟我们一块玩吧,我们听话,再不踩小蚂蚁、小虫子了。”

听到这话,依依天真的小脸一下笑开花,亮晶晶的眼睛闪出柔软的光芒,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的牵着姥姥手加入了小朋友的队伍中。

回想起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佛陀师父的法音,处处提到学佛不分老幼、不分前后。我无意中带着孩子一起恭闻法音,武断的以为孩子不吵我闻法就好了,压根没想到佛陀的法义已深深植入幼小心田,在纯净心灵上撒下了柔软慈悲的种子,如果持续用佛法的恩泽来哺育和修行,将来就会生根发芽长出圣果。

另一个角度而言,孩子是大人的镜子,单纯善良、所知障少,家长的举手投足、言谈作风,都是孩子默默复制模仿的对象。只有严谨自律、把自己活成期待孩子成为的悲智双运的修行人,才有可能让孩子在人生复制出更美的图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茶心,品水仙

禅茶心,品水仙

禅茶心,品水仙 抿一口茶,褪去时光的沙影,脱下城市的伪装。茶心沏人心,沏一壶好茶需要时间,品一杯茶只需一口。岁月似流沙,很多的沙,但你却握不住一粒沙。不知何时爱上茶,它不似咖啡那般醇香,又不...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在一段感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个人一旦出现出现分歧,最后都会演变成剧烈的争吵,在这个时候,双方互相伤害,说出来的话都是对双方的感情一种伤害。不停地争...

定弘法师:晚期直肠癌扩散,但拜佛十五天后竟

定弘法师:晚期直肠癌扩散,但拜佛十五天后竟

问:下面的提问是说,学生这次前来请教私自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父亲大肠生了毒瘤,到医院开刀后,医生说要固定时期打针,据了解是癌症者必须打的针。开刀前后,同修们包括学生本人都一起为父亲祈祷,亲戚、朋友、同...

负担

负担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神仙有很多东西要搬到另一个地方,于是他向动物们发出了请求,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以各种借口拒绝,只有小鸟跑过来对神仙说: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乐意承担,只要您将这些东西扎成一小捆一小捆...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61-26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61-265)

261、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

苦阴经

苦阴经

苦阴经 失译人名今附后汉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诸比丘。中后聚论皆悉会。少有所因。彼时有诸异道异学。中后行彷徉。而行至彼诸比丘所。到已共诸比丘面相慰。面相慰已却坐一面。彼诸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