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什么?年仅 17 岁的“杀鱼弟”喝药自杀,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大吃一惊。17 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龄,是什么让他放弃宝贵的生命?

记得 2010 年底,一段关于“杀鱼弟”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个 9 岁小男孩在鱼摊上手持菜刀,熟练地将一条条鱼开肠破肚。他那犀利而倔强的眼神,娴熟的杀鱼技巧,如同老江湖般的叫卖,孩童的纯真荡然无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与之年龄不相称的“小鱼老板”,因此网友戏称其为“杀鱼弟”。

  这段视频的传播,让“杀鱼弟”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网红”,连当地的电视台都争相采访报道。经过众人的推波助澜,“杀鱼弟”成了一个金字招牌,他父亲干脆将自家水产店更名为“杀鱼弟水产”。引得客人们络绎不绝,“杀鱼弟”一家一时赚得盆满钵满。

当“杀鱼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不同看法:孩子还小,他的正业是读书学习,而不应该早早辍学、混迹鱼摊。

于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加之“杀鱼弟”的父亲耐不住众人劝说,“杀鱼弟”重回学校接受教育,但因为“杀鱼弟”离开课堂太久,跟不上学习节奏。不久后,他又回来杀鱼。他的父母也许认为,现在学习也是为了以后能好好挣钱,还不如现在就卖鱼赚钱,就默认了“杀鱼弟”的行为。当攫取利益成为“杀鱼弟”父母的核心价值观时,这个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不受影响吗?

2013 年 10 月,有网友爆料,“杀鱼弟”遭父亲毒打,以致眼睛受伤,差点被摘除眼球。据悉,这不是他第一次被打骂……父亲的“棍棒教育”正体现了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低,而对“杀鱼弟”使用暴力也势必会影响“杀鱼弟”的心理健康,造成冷漠、粗暴对待他人,这也不难推测为何“杀鱼弟”会有那样犀利的眼神!

当身处感情沙漠的“杀鱼弟”对父母亲情的渴望得不到充分满足,由此产生的愤懑之情继而发泄到“杀鱼”上,也让他的心变得越来越荒漠,眼神也愈发犀利和仇视,这种状态压垮了孩子的善良。随着年龄增长,“杀鱼弟”叛逆的青春期到来,没得到父母适当的关心和疏解,反而得到了粗暴对待。和父亲争吵之际,他便产生了喝药自杀的极端行为。好在医院抢救及时,人还是从死亡的边缘线被拉回来了。而为了给“杀鱼弟”治疗,这个家庭已经付出了 10 多万,下一笔开支不知去哪里筹措?

“杀鱼弟”的极端行为应该说人们最不应该采取的行为,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放弃生命是最无知和最可悲的事情。自杀在佛教看来是“阐提”之罪,持念佛号到嘴巴念破,南无阿弥陀佛也接引不了犯“阐提罪”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阐提罪子”若不知悔改,临终后受业力牵引要堕到地狱里受尽无穷之苦,这种苦难以言状,难以想象,总之苦不堪言。而杀生的果报他们也难逃其罪。根据因果不昧的定律:杀一条生命,果报成熟后就要偿还一条生命;杀十条生命,以后就偿还十条命。“杀鱼弟”和家人杀了多少条鱼?遍地都是。

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没有正知正见的引导,没有真正明白真谛,缺乏对孩子善良和慈悲方面的教育。父母对金钱的极力追求,放弃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一切都服从利益,认为赚钱才是硬道理,于是孩子的教育、前途都显得不重要,我不得不说这是当下这个浮躁社会的悲哀。

我也反思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难道仅仅让孩子掌握生存的一技之长,或是为其准备一笔丰厚的家产?难道仅仅为孩子打下夯实的人脉关系,让他们左右逢源,混迹社会?难道仅仅让孩子获得安稳的生活,自由享乐?其实这一切都华而不实,父母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学习佛法,明白人生与宇宙的真谛,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

恭闻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我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佛法,能让众生了生脱死,脱离轮回苦海;第二重要的就是生命,有了生命才有希望,有未来的憧憬,失去了生命,再多的钱都毫无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虚幻的假的不能再假的梦,无论我们贫穷或者富贵,几十年或百年后都逃不过一死。如何了生脱死,生死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仔细看一看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类似于“杀鱼弟”的父母在教育态度和方式上颠倒梦想,我只能一声叹息。但愿如来正法的光明能照到他们,让其从阴暗的心灵中走出来,沐浴佛恩,明白因果不昧的道理,弃恶从善,不误了暇满人身,不误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是我们做父母的重大责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和女友分手后使用和合术咒语挽回

和女友分手后使用和合术咒语挽回

和合术咒语道教中用来挽回感情的方法,和合术可以使彼此的磁场能量改变,从而起到扭转乾坤之力,进而起到和合的效果,我和女友分手后就是请和合和合大师道长通过和合术咒语成功和好的。我们三年前是在日语学院结识...

知义法师:我觉得佛法最好,怎么还有人不信?

知义法师:我觉得佛法最好,怎么还有人不信?

知义法师:我觉得佛法最好,怎么还有人不信? 问:我觉得佛法最好,怎么还有人不信? 知义法师答: 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相貌、思想及嗜好等,都不能完全相同,何况全人类有许多父母,他们的思想当然是千差万...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我们修持善法,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善巧方便,这样成就特别快。 善巧方便很重要。显宗和密宗没有什么差别,主要是密宗里方便法门多,善巧方便多,所以积累善根与福德非...

一篇烧脑的故事:情痴的前世今生

一篇烧脑的故事:情痴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以下这篇故事说的是一对情人前世今生的因缘关系,情真意切又似真似假,跨越千年又宛若眼前,看懂不容易,看不懂也正常。(1)广袤的蒙古大草原,一片翠绿,被晨光一照,像是刷了一层金粉,随着阵阵的晨风...

佛教名词:【讲座】 佛法讲座

佛教名词:【讲座】 佛法讲座

讲座讲座,是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或:由主讲人向学员传授某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改善某种能力、心态的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学习形式。词语概...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世间众生多堕二见,谓有见无见,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