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返,为子孙谋

迷途知返,为子孙谋

田文是齐国丞相田婴的儿子。他在少年时就开始显露卓越的才华。

有一次,田文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随口回答道:“孙子。”

田文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回答:“玄孙。”

田文紧接着又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

“不知道。”田婴答不上来了,不耐烦地反问儿子:“你问这些干什么?”

田文这才道出自己的真意,说:“父亲已经担任了三代君王的丞相。这么多年来,我们家的财富虽然增加了很多,却没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愿意投奔我们。我们家里的姨太太们天天穿着绫罗绸缎,而许多贤士却连粗布旧衣也穿不上。即便如此,父亲还嫌家财不够,想尽办法积累财富,还准备把这些财富留给那些连怎么称呼都不知道的后代!”

田婴听了儿子的话,又惊又喜,认为他是个目光远大的人,从此对儿子另眼相看,让他主持家政。

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的封地,人们尊称他为孟尝君。(《史记》)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子孙不如我,要它做什么?子孙强如我,要它做什么?

人生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究到极处,不过为养身口、遗子孙而已。然身则粗布亦可遮体,何必绫罗绸缎?口则菜羹尽可过饭,何必鱼肉海味?子孙则或读书、或耕田、或为商贾,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

且古今为子孙谋万世之富贵者,莫过秦始皇,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以铸大钟,无非欲愚弱其民,不能起事。谁知陈涉一起,群雄并作,一统之后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戮,直同斩草除根,靡有孑遗。是欲令子孙安乐者,反使其速得死亡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与卫锦洲居士书》)

积财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司马光)

福以酬德。应当为子孙造福,而不应为子孙求福。勤俭持家、广积阴德,这是为子孙造福;积累财富、扩大田宅,这是为子孙求福。

造福表面上看起来恬淡,但是能够使子孙长远;求福表面上看起来热闹,但实际上是折损了子孙的福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做自己的主人 不跟随别人

做自己的主人 不跟随别人

有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静静地听着,然后说:“谢谢你们来找我,不过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我必须赶过去。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

净土探究(四十七)

净土探究(四十七)

(四)净土的声闻圣者必定回向大乘菩萨道1、下品往生者先发成佛道心(1)下品上生者如何启发成佛信愿?依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下品上生者,在见到化佛光明接引,往生净土七宝莲池中后,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此为净土...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体悟生命之河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体悟生命之河

体悟生命之河有一条古老的河,非常的美,双岸有如诗的景致,清风徐香,纹纹丝丝,宁静无忧。此河延续一切的种子萌芽,此河纳受一切花落的枯萎,在春夏秋冬的交替。四时景色,由睡而苏,经死亡而覆。周而复始,终无...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问:我是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有个问题想请您开示一下: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索达吉堪布:往生极乐世界...

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诗曰:阿育王征海不从,分金造像比轻龙;兴添福德修千日,献宝称臣叩首恭。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问: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达真堪布答:点灯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点的不是一盏油灯,而是觉性之灯,是每一个众生心里的智慧之灯。点燃了灯,就点燃了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