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何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生、众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译语】第二十五章示现化身实无所化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呢?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我)会这样想:我应当度脱一切众生脱离苦海。须菩提,千万别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是我如来所超度的。如果要是有众生是如来所度的,那么如来就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了。须菩提,如来有时说有我的原因,是为了度生的方便,顺应世俗的假设,并没有我的实在自性,所以说其实是没有我,但是那些不明佛理的凡夫众生,不了解我随俗假设有我的意思,辜妄认为有个真实的我存在,这是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存在的错误思想。 [佛否定了自我,但又怕众生执着有个实性的凡夫,所以又解释说],须菩提,所谓凡夫者,[是不见实相的众生,烦恼未断,生死未获解脱,也是暂设的假名。假如他一旦得到解脱,就会成圣者,可见并无凡夫的实性能够得到],所以如来说没有什么凡夫,只是称其为凡夫。②

【注释】①如来现觉,诸法性空,生佛无二,本无众生与佛的差别,所以没有一个实在的众生为如来所度。既无我(如来),又无众生,何来当度众生的意念?关于如来广度众生的事迹,那是证入佛果的圣者,夙昔大悲愿力所致,不用起心动念,而是随机应缘进行化度的,不能以凡情推测如来有度生的意念。十七章所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约不见有灭度的众生讲的,本章说实无众生如来度者,是约不见有能度的如来而言,这是二者的区别。

②凡夫。广义指六道众生,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谓六凡。这里是指尚未悟证佛道,未能了脱生死的人道凡夫。他们的色身是五蕴假合所生,为因缘所生法,缘生性空,没有实体,因无实体,就不是永为凡夫,不得成圣。若以圣凡来说,平等空寂性中,既无圣亦无凡,所以说:是名凡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天喝8杯水怎么算出来的?喝水重于喝汤

一天喝8杯水怎么算出来的?喝水重于喝汤

“土是万物之母,水是万物之源。假如离开了‘水’,‘母’也将没有了生命”。这是我们古人朴素的辩证法之言。水不仅是人体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同时,也是其他六大营养素的载体。正如营养学家李瑞芬所言:“饮...

竭力孝母 子为贤相

竭力孝母 子为贤相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因为悲哭过度,得了目疾,十分严重,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目疾,可是他母亲目疾太厉害,终至医药无效,双目失明。自从母亲成为盲人以后,他...

禅者之意不在茶

禅者之意不在茶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身为绿茶,径山茶的名气可能远远比不上龙井或者碧螺春,但要细说起茶叶背后的历史文化...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六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六回看来一场大事因缘正要发生。在兜率天,弥勒菩萨嘱咐无名菩萨监督事况的发展。与此同时,帝释、妙音天女与爱神也发现到雁儿的生命运程正将出现最严峻的考验。「他的『爱的慧眼』将受到考验。看来他的准备...

满一上师: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

满一上师: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

满一上师: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 问: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 满一上师:我把这几个念咒的问题结合说一下,这个咒语是佛菩萨的心里真实语,他这个真实的语与宇宙是一...

星云大师: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重要的是弄清失败的原因

星云大师: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重要的是弄清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分开的。成功有成功的条件,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十点:一、虚荣者败:一个人好虚荣,不切实际,就容易失败。二、懈怠者败:懒惰懈怠、不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