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戒十善

  什么是五戒十善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本。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喝酒

  【五戒】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屠杀,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穷困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言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言戒。

  [五、不喝酒戒],谓人若喝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聪明。若不饮者,是名不喝酒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经疏﹞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清楚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言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言,故以不妄言配信也。

  [五、不喝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喝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十善】

  ﹝出法界次序递次﹞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等于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等于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可邪淫欲事,等于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言],不妄言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等于止妄言之善。既不妄言,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等于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等于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等于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等于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等于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等于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胜鬘经

胜鬘经

胜鬘经胜鬘经 讲悬论一九五一年夏印顺法师在香港屯门净业林讲悬论一叙大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槃、楞伽等经的要义,本经都包含得有。在南北朝时代,流通极广...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 弟子问:如何升起出离心?有什么适合当代人的窍决? 真觉上师答:出离心是指我们要出离轮回的心。其实如何升起出离心,在次第中是太基础的教法了。没有好好修学次第基础的佛法,就...

前生是山鸡,今生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

前生是山鸡,今生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在演说法华经时,总是见到一只山鸡在旁听法,七年如一日。后来此山鸡死了,法智大师却于当晚梦见...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四卷--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上)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四卷--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上)

《中论要解》第四卷--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上)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外人问言:众生以四颠倒,造作集而致苦报。若不颠倒,则修道可以证灭。故破四颠倒可证四谛,证四谛则得四沙门果。故若说一切...

《金刚经》原文及翻译

《金刚经》原文及翻译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数息观_数息观是什么_数息观的利益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数息观_数息观是什么_数息观的利益

数息观是什么?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五停心观之一,是佛陀所教导禅定修行法的门之一,即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数息观是最普遍而基础的佛教禅定方法之一。不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皆视之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