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皆属于恶见的范畴。

坏聚见,又称身见、萨迦耶见。坏为毁坏、无常之义,坏聚指五蕴色身,于此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认为我是常的,或者是断的,则属于边执见。

我见又有分别和俱生之分。分别的我见较易断除,俱生的我见则很难清除。见道,主要断除的是见惑。唯识宗谈到,八地才舍弃阿赖耶,而非初地所能舍弃的。说明初地虽已断见惑,但俱生烦恼还在起作用。

《道次第》中,将我见视为一切烦恼的根本,由此导致我贪、我嗔、我痴、我慢等。了解烦恼的种种表现,对修行很有帮助,从而有的放矢地对治这些凡夫心。如能结合《俱舍论》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烦恼过患及生起次第,因为《道次第》的不少思想皆源于此。

在烦恼的生起次第中,关于无明和坏聚见(我见)的作用有两种不同说法,或认为是各别,或认为是一体。无明,是“于事理等法无所明了,障覆真性”。又因为不明真相,故产生我执这一错误认识。那么,无明和我执究竟是一还是二呢?

唯识典籍中,经常运用的一个比喻是,将绳子误当做蛇。因为没有看清,所以将绳子当做是蛇,以此说明凡夫因未看清五蕴色身,故当做是“我”。看不清事实真相,是无明的作用;把它当做是我,是我执的作用。所以,无明和我执可以理解为是一,也可以理解为是二。

我执,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而缘起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成,包括每个起心动念,包括内在身心和外在世界,其中既无我,亦无我所。经常作如是观,就能淡化并逐步瓦解我执。我执是一种意识作用,或执著色身是我,或执著想法是我。其实,这纯粹是人们赋予其上的错觉。而这种“我”的感觉,是凡夫根深蒂固的惯性。任何一个念头产生时,背后都有这个“我”在作用:我喜欢、我讨厌、我要、我不要等等,几乎是不假思索的。

我们要修行、解脱,就必须摆脱这一错觉。如果随此惯性摆布,苦日子是没有尽头的。所有烦恼皆因我执、我所执生起,这种执著不仅在于意识层面,更深深埋藏于潜意识中。但第七识(末那识)本身不会修行,必须从第六识(意识)建立正确寻思及智慧观照,也就是观察修。观察修达到一定程度后,引发现量的观照。随着观照力量的不断增强,第七识也将随第六识的转化而转化。

2007年10月修订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在婚姻中修行:在婚姻中修行 第三节

佛教故事:在婚姻中修行:在婚姻中修行 第三节

在婚姻中修行 第三节海涛 辑1.尤其母亲为了小孩必须忍受极大的艰苦,作出很大的牺牲,生产时忍受许多痛苦,日夜看顾小孩,不得休息。孩子长大后,会带给父母许多困扰,父母花许多年的时间在小孩的教育和工作上...

时尚:屋顶菜园

时尚:屋顶菜园

在美国纽约市中心一座仓库的楼顶,一群热衷绿色环保的年轻人开辟了一个有机农场——“布鲁克林农庄”,虽然成立时间还不到两年,却因健康良好的运作和热心绿色公益的态度而受到附近居民的欢迎。上个月,国际权威媒...

轮王七宝经

轮王七宝经

轮王七宝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刍苾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有刹帝利大灌顶王。已受灌顶得轮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现世间。其王出...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出家人的至情至孝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出家人的至情至孝

出家人的至情至孝文/噶玛天津仁波切佛陀十大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在家时非常孝顺,父母亡故后追随佛陀出家,精进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夜阑人静,窗外繁星点点、凉风习习,目犍连怀念双亲,整晚辗转反侧。...

京酱素肉丝

京酱素肉丝

材料:素肉丝300公克、姜1小块调料:腌肉料:盐1/3小匙、酒1小匙、蛋白1/2个、太白粉2小匙 甜面酱1大匙、糖1小匙、酱油1小匙、水1大匙、香油1匙做法:1、素肉丝加水泡软后沥乾,姜切细末备用。...

宽运法师:处变不惊

宽运法师:处变不惊

现在物质丰富,大家的选择很多,所以对美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人说瘦了才美,有人说肥了才美,有人说不肥不瘦才是美。其实我一直说健康才是美,没有健康的美不是美,当然也包括身心都健康。如果不健康了,一味的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