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赞叹自利利他

欢喜赞叹自利利他

一日,佛陀与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前往舍卫城弘法。佛陀尚未进城,五百天人早已吹拂香风于各街道巷弄中,使污秽臭粪等不净物自然隐没于地;不仅如此,还以香雨飘送润泽街道,并且散花供养,城内处处清香洁净。

舍卫城的国王、大臣及人民见到如此瑞相,知道佛陀将要进城,大众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欢喜扫地、散花或燃香,也有人以布铺地、解发覆地、持举幡盖,或演奏音乐、表演舞蹈,欢迎佛陀的到来。

佛陀与众比丘一行进城时,大众皆一心合掌,至诚恭敬地瞻仰佛陀的庄严相好。当时有一位婆罗门见此场景,虽想买香花供养佛陀,却因贫困无法圆满心愿,于是随众在欢迎行列中,以最清净恭敬之心迎接佛陀的莅临。当婆罗门见到佛陀时,以偈赞叹说:

「表容紫金耀,三十二相明,

一切众生类,睹者莫不欢。

见佛心踊跃,忧愁皆销除,

永度生死海,稽首礼大安。」

这时佛陀欣然而笑,五色光从口中出,每道光芒又散发出无数道光明,光光顶端皆有七宝莲花,莲花上亦有化佛遍照十方;下至诸大地狱,上至三十三天,无处不在佛光照拂中。三千世界诸天人民,见佛光明莫不踊跃,纷纷离开宫殿,来到佛前;当中有听经闻法得度者,有见其光明得度者,有闻化佛说法得度者,亦有寻光来至佛所而得度者。而在地狱受苦的众生,亦因此暂时解脱;畜生禽兽善心增长,不相伤害;饿鬼道众生得百味美食,悭心不起。更有无量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语、驼背者能挺直、行动不便者能行,身体有疾病者悉皆除愈,牢狱系闭者全获解放。而大千世界诸天人民,见此瑞相,内心无不欢喜清净,有人证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有人证得辟支佛,也有发大乘心,于菩提道上坚住不退转,得道证果者不可称计。

佛光遍照十方,最后绕佛三匝,还入世尊眉间。阿难见此殊胜景象,长跪合掌请示佛陀:「世尊,诸佛如来无因缘是不会身放毫光、破颜微笑的,今日世尊以何因缘微笑?希望世尊能慈悲为我们开示。」佛陀告诉阿难:「你有看到那位以偈赞佛的婆罗门吗?他以极清净虔诚的心赞叹如来。往后十三劫中,天上人间自然受生,不堕三涂八难之处,相貌端严、辩才无碍、智慧明达,人人赞叹。日后出家修行,将成就辟支佛果,名为『欢悦』。」

大众听闻开示后,法喜充满,歌咏称扬赞佛的殊胜功德。

典故摘自:《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三》

省思

古德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口业能成就无上福报,亦能成堕泥犁恶道之因。日常中,若能隐恶扬善,欢喜赞叹他人,即是以言语行布施。不仅能舍掉心中的忌妒心、悭吝心,使自心清净,亦能广结善缘,获无量福报。故用少分力而收获大,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家财亿万的美国大富豪与《金刚经》的故事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家财亿万的美国大富豪与《金刚经》的故事

4000多年前的一部古老经书《金刚经》,对于大部分华人来说,几乎是视而不见,但却被一位美国学者郑重其事的熟读、宣扬,而且应用在自己的事业上,成为一个家财亿万的大富豪。他的事迹,通过自传的出版,受到欧...

素食主义 不仅仅是时髦而已

素食主义 不仅仅是时髦而已

从东方的角度看,食素代表一种心境平和的方式。忌口不仅只为了不杀生,更多的是为了从平淡的调味方式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近来闻得美国人流行起打坐,为的是在当下经济危机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寻找一丝平静。素食...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用我造句,不是我们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用我造句,不是我们

造句表哥在美国求职时,曾遇到这样一个面试题:请用快乐造一个句子。这太简单了,表哥脱口而出:我们很快乐!考官没有微笑点头,他问:你怎么知道我很快乐?我们从小都习惯用我们造句,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那...

守财的监院

守财的监院

守财的监院泰州有一位僧人,任地藏殿监院,跟随三昧先老人多年,生性吝啬。这位监院死后,睡在地藏殿的两位僧人经常在半夜见他现形,每次都先过来给他们整整鞋子,脸上似乎很愁苦;接着登上佛座,用手探摸地藏菩萨...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我曾经是凶手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我曾经是凶手

我曾经是凶手记得以前看过的哪一本书上说过,女人就是猫,男人就是狗。虽然我不太确定说的是不是真的,每次我看到猫这个字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怅然若失的感觉。家里一直有养猫,虽然每次养一只但也养过好几只了。具体...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问: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答:麦彭仁波切说过:“轮回中的安乐,犹如闪电般短暂,丝毫也不可靠。”不少人总以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