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师: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简介

清省庵、思齐、实贤大师,莲宗十一祖也。姓时,常熟人。少不茹荤,七岁出家,二十四圆具,严习毗尼,胁不沾席。寻入讲筵,明性相之学。后参究有省,曰:吾梦觉矣。掩关三年,昼览藏经,晚课佛号。礼育王塔,于佛涅盘日,大合道俗,广修供养,燃指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舍利放光。撰涅盘忏,及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多泪下。晚居杭州仙林寺,结莲社,专修净业,为文誓众,以毕命为期。三根普摄,法化洋溢。雍正十一年冬,预示明年四月四日西归,遂掩关一室,日课佛名十万声。至期曰:月朔以来,再见西方三圣,其将往生乎?即辞众,具沐更衣,面西寂然。送者麋至,忽张目曰: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也。合掌念佛而逝,年四十九。(净土圣贤录)

祖师法语

师云: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信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疑乎?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答:参禅人本不见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然须了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光,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念佛亦有魔事,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三者之中,觉察之心,犹为最要。

大抵生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情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那。

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泛泛,半信半疑,则吾莫如之何也已矣。又偈云:南无阿弥陀,何人不知念。虽念不相应,母于难相见。行住及坐卧,常将此心敛。念念自相续,念来成一片。如此念弥陀,弥陀自然现。西方决定生,终身无退转。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太子悟道

太子悟道

太子悟道佛陀曾经在波罗奈国的狩猎场上,为众生讲说佛法,很多人听到消息便纷纷前往波罗奈国的狩猎场。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周围许多国家的太子也准备一同前去拜见佛陀。于是,大国的太子带领着各小国的太子,共五百...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问:是否应该就专行法布施废其余二布施. (如一青年终日足不出户,在各大论坛上宣扬佛法.而不挣钱,不放生,不济贫)答:按自己的能力和机缘,尽力尽缘尽量..布施!才是不住法不住色不住相而行布施!!金刚经...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丢下妄念,任心清净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丢下妄念,任心清净

丢下妄念,任心清净你且静看那莲花初绽,出于淤泥,却依旧心净气洁,不染尘丝。你心比莲心,自是莲心更比人心净。一位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

挽回相亲的前男友的几个方法

挽回相亲的前男友的几个方法

很多女生都知道, 如果自己的男朋友和自己提出分手,自己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对男朋友死缠烂打。因为你越是纠缠对方对你的好感就越是少, 也会越来越反感你。那么当自己男朋友和自己提出分手时我们应该怎么挽...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学经教。一日,大莲禅师自我反省道,出家...

佛教的节日

佛教的节日

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削发、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崇奉者中形成节日,历经传承,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懊悔己过、布施僧贫、持斋念佛,以表达忠诚的宗教情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