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对境面前心平气和?

面临一切境遇,无论顺与逆,好与坏,善与恶,皆泰然视之为修行的对境,视之为成就的助缘,将一切对境转为道用,即是恒时欢喜。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得到呢?只有依佛法,依智慧、依觉悟的人才可以做得到。

 

转化一切对境为道用,视之为美善,观其为成就的助缘,当遭人谩骂时,当遭人殴打时,当被人欺骗时,当被人伤害时,统统转为道用,当做修行、成就的助缘和对境,内心如如不动——不离觉性——心甘情愿地接受,心平气和地面对,而绝非表面平静内心别扭。

 

有的人稍微懂一点因果,害怕造业而勉强憋着,第一次还行,第二次也行,第三次就爆发了,彻底完了。真正做到内心如如不动确实有点难,虽也可以强忍,但还是不究竟。

 

那么如何做到心甘情愿地接受,心平气和地面对?也许有些人心里想“这是不可能的事,谁能做到啊……”,以觉悟,以智慧完全能够做到。

 

佛和凡夫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对于佛来说,无论身处何种对境,始终保持心甘情愿、心平气和的状态,内心如如不动、了了分明。而凡夫的言行与心念,相形之下不啻云泥之别。在外在显现上,在吃喝拉撒上,佛与凡夫没有什么区别,即便是佛,也是以人的形象来度化众生的,因此,在示现上、在表面上,佛与人别无二致。否则,怎么度化人啊!虽然表面一样,但是内心的境界天差地别,尤其遇到对境时的表现堪称天壤之别。

 

凡夫就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自我束缚,自己把自己关在了笼子里,佛不会犯这种错误,不会做这种愚蠢之事。佛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如《普贤行愿品》所赞:“莲花不着水,日月不住空。”其内心不会被染污,无论在何种对境中都是平静泰然的,无论在地狱还是在天堂,无论在浊世还是在净土,他的觉性、他的光明都是不减不增的。

 

  日常生活中,对境肯定多,尤其是不好的对境更层出不穷。有没有学佛,有没有修行,有没有变化,可以在对境中衡量。当真正战胜了逆境时,还要进一步战胜顺境。如果在顺境中内心也能够如如不动,不落陷阱,你就彻底就胜利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男人有了新欢 这些举动会出卖内心的

男人有了新欢 这些举动会出卖内心的

都说恋爱中的女生,都想判官一样敏感和机智,她们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的把控,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极致的程度,基本上所有女生,都会担心自己的男朋友会背着自己有新欢,特别是当两个人处于异地或是某些特殊阶段的时候。...

松茸炒饭配松茸功夫汤

松茸炒饭配松茸功夫汤

食材:松茸、牛肝菌、虫草花 、罗马生菜、素肉松、番茄酱、美极鲜味汁、糙米制作:1. 速冻冰鲜松茸解冻,然后改刀成长片;另一半切方粒待用。2. 虫草花用凉水浸泡,然后清洗干净待用。3. 速冻黄牛肝菌解...

星云法师:为考生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考生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弟子怀著祝福的心情向您祈愿:祈求您加被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让他们都能金榜题名,顺心满意。 因为他们有成败得失的忧虑,因为他们有分数高低的挂念。这些...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五十六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六回定力「定力是转功处,是转乘一切善法的其中一个要点。」大师说:「定力加深力道,一切善法的力量大大加强。用有定力的心去布施、行善、帮助众生,你所造下的业会加强好多。徒儿啊,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吧!...

星云法师: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星云法师: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星云法师: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人问她:“你是不是还很恨父亲呢?”她回答说:“我早就恨累了啊!”人生在世,就是被许多爱恨情仇紧紧束缚。人生要求得解脱...

净宗法师:《净宗略讲》之二

净宗法师:《净宗略讲》之二

一、序 讲讨论佛法判断一个法门是不是正法,是要以佛经和祖师的教言为依据,所以,教理是基础,是方针。莲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谓「闻、思、修」,听闻佛法,心中思惟,抉择正确的修学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