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尊者: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他供施一百,心里却想收回一千。这些贪求果报而行佛事的世俗人,就等于把毒药混在美味里进食一样。所以你们不应该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而饮下这个‘好名’的毒药。那些表面上是佛法,而实质上是世法的事,你们都要彻底舍弃,一心精进,修行纯净的佛法才好。

诸弟子又请问尊者说:“如果对于众生有利益,我们是否可以行一点点世法?


尊者说:“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已,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这样行,实在是太困难了。如果为了一己的贪欲而行利他,则自利尚不成,更谈不到利他了。就像不会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为水所淹死一样。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已无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


虚空无尽,众生亦无尽,自己修行成就了以后,度生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度化众生。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而勤求佛果。放弃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这就是度众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只是在嘴上这么说说。没有看破没有放下的时候,真正要做到很难。如果你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这样你在精神上不会有压力,心里不会有烦恼,因为你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执,就没有欲求。如果你做事做得心里难受了、痛苦了,说明了你说得还是空话和大话。追根溯源,这都不是真正清净的发心,也就别给自己找借口。即便是想做买卖,却也没有那个能力,怎么做呢?找了一堆借口也没有用,还是没有这个缘分,没有这个福报。


佛法岂是廉价的交易品,我们和佛菩萨的往来,是信仰清净的增长,是依止修学解脱的利益。上师开示过,师父与弟子,师兄弟之间应该是零利益,只有这样纯粹而清净的关系,我们才会在解脱道路上走得更坚实。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著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钜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的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嘛?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银货两讫!


这个故事,警醒我们不可以把布施当成银货买卖。三宝是无上的福田对境。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为虚空,果亦是从因中来,在布施时心如虚空坦荡无为,没有亲疏好恶的拣择,果报就能像虚空广大殊胜。


学佛过程中以米拉日巴尊者的警言提醒自己,从布施到任何利益众生的善行,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是否清净,正行是否无缘殊胜,回向是否利益众生,从而一心精进,修行佛法,积累福慧资粮,自利利他,使众生竟得安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除了在一日一夜外,在更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受八关斋戒?

达真堪布:除了在一日一夜外,在更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受八关斋戒?

达真堪布:除了在一日一夜外,在更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受八关斋戒? 学人问:除了在一日一夜外,在更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受八关斋戒? 上师答:这在《俱舍藏自解论》里有讲述。《俱舍藏自解论》是世亲菩萨的著作...

挽回婚姻咨询有用吗?

挽回婚姻咨询有用吗?

现在有不少公司和个人都有挽回婚姻咨询的业务,有没有用就见仁见智吧,有些人觉得很有用,有些人觉得没有什么用,我之前就没有用上这种方法,但是也挽回了和婚姻。我的故事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先说说前任吧,在一...

睡觉时千万不要带着这几样东西

睡觉时千万不要带着这几样东西

“境随心变,允许一切发生。”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站着入灭往生: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的悟道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站着入灭往生: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的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唯识三十颂》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唯识三十颂》选

《唯识三十颂》选【题义】《唯识三十颂》是世亲菩萨晚年的著作, 其撰论的目的在于「破执显理」, 彰明唯识中道的思想。 因当时佛教界内存在着不执于有, 便堕于空的毛病, 故世亲造论欲扫除偏执, 弘扬瑜伽...

天下事,皆有因缘

天下事,皆有因缘

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则乐天知命,不怨不尤(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得丧,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