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尊者: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他供施一百,心里却想收回一千。这些贪求果报而行佛事的世俗人,就等于把毒药混在美味里进食一样。所以你们不应该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而饮下这个‘好名’的毒药。那些表面上是佛法,而实质上是世法的事,你们都要彻底舍弃,一心精进,修行纯净的佛法才好。

诸弟子又请问尊者说:“如果对于众生有利益,我们是否可以行一点点世法?


尊者说:“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已,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这样行,实在是太困难了。如果为了一己的贪欲而行利他,则自利尚不成,更谈不到利他了。就像不会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为水所淹死一样。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已无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


虚空无尽,众生亦无尽,自己修行成就了以后,度生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度化众生。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而勤求佛果。放弃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这就是度众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只是在嘴上这么说说。没有看破没有放下的时候,真正要做到很难。如果你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这样你在精神上不会有压力,心里不会有烦恼,因为你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执,就没有欲求。如果你做事做得心里难受了、痛苦了,说明了你说得还是空话和大话。追根溯源,这都不是真正清净的发心,也就别给自己找借口。即便是想做买卖,却也没有那个能力,怎么做呢?找了一堆借口也没有用,还是没有这个缘分,没有这个福报。


佛法岂是廉价的交易品,我们和佛菩萨的往来,是信仰清净的增长,是依止修学解脱的利益。上师开示过,师父与弟子,师兄弟之间应该是零利益,只有这样纯粹而清净的关系,我们才会在解脱道路上走得更坚实。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著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钜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的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嘛?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银货两讫!


这个故事,警醒我们不可以把布施当成银货买卖。三宝是无上的福田对境。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为虚空,果亦是从因中来,在布施时心如虚空坦荡无为,没有亲疏好恶的拣择,果报就能像虚空广大殊胜。


学佛过程中以米拉日巴尊者的警言提醒自己,从布施到任何利益众生的善行,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是否清净,正行是否无缘殊胜,回向是否利益众生,从而一心精进,修行佛法,积累福慧资粮,自利利他,使众生竟得安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为何要学习

星云法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连串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学习法。但是学习的精神和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学习是为了:第一,升华我们的人格:人都有...

[拉珍文集]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脱

[拉珍文集]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脱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脱拉 珍《鉴别圣者的级位》刊出后这段时间,从各种渠道传来不少询问。有的人很高兴找到一个清楚鉴别真假圣德的方法;有的不相信文中坦白剖析的佛教界圣者队伍现状,认为言过其实;有的人...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心宽是福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心宽是福

心宽是福有一个年轻人生活条件很优越,但整天愁眉不展、闷闷不乐,觉得活得不顺心,与家人矛盾不断。一天,他向一位禅师求教快乐之道。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让他将桌子上的杯子倒满白开水,然后往里面放一勺盐...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一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一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一百零五页,倒数第二行: 【...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谁家好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谁家好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谁家好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谁家好色彩的空间透视变化规律。空间透视变化是一切造型艺术所遵循的规律。因为人们的视觉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用色彩表现画面物体的空间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