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戒品

说戒品

继前文之后又说:彼人眼见色已等等,是显示根律仪戒。

彼人,是指坚持别解脱律仪戒的比丘。

眼见色已,是由于有见色能力的眼识而见色已的意思。然而古人说:无心故眼不能见色,无眼故心亦不能见色:当(眼)门与所缘(之境)相接的时候,由于以眼净色为依止(而起)的心才能见色。这种说法好像真的为见的原因论,正如有人(说射箭)说我以弓射一样。是故以眼识见色已便是这里的正确意义。

不取于相,便是对于男女相,净相(可悦相)等而能生起烦恼的一切事相不取着,而止于他真实所见的。

不取细相,便是对于能使烦恼显现而得通名为细相的手、足、微笑、大笑、语、视等种种相不生取着,他仅见其所见的真实部分,犹如住在支提山的大帝须长老一样。

据说:长老从支提山来阿努罗陀补罗乞食,有一位良家妇女和她的丈夫争吵了以后,装饰得像天女一样美丽,早晨从阿努罗陀补罗城内出来向她的娘家走去,在中途碰见了长老,生颠倒心,向他大笑。当时长老想:这是什么?于是向她一看(看见了她的笑口的牙齿),便对她的牙骨部分作不净想,证得阿罗汉果。

于是他说:

看见了她的齿骨,

随念于以前所修的不净之想,

长老就站在那里,

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时,她的丈夫亦从同一路上追寻而来,看见了长老问道:尊者,你看见什么妇女吗?长老说:

我不知道是男是女,

向这路上走去,

但见一堆骨聚,

行于这平平的大路。

因为他的眼根若不防护,是说因为不以念之窗防护眼根及关闭眼门的人,便为贪等法所侵入所系缚。彼防护而行道,是说以念窗关闭他的眼根而行道。若能如是行道者,即名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

仅在眼根中,实无任何律仪或不律仪可说,在眼净色所依亦无有念或妄念生起。当所缘之色现于眼前之时,经过有分(识)二次生灭之后,便起了唯作意界的转向作用,经过一生灭之后,便有眼识的见的作用,自此有异熟意界的领受作

用,其次有异熟无因意识界的推度作用,其次有唯作无因意识界的确定作用,经过一生灭之后,便起速行的作用了。这里在有分,转向(乃至确定)等的任何作用阶段都没有律仪或不律仪可说。但在速行的刹那,如果生起恶戒,或忘念、无

智、无忍、懈怠,便为不律仪,如是发生而说他为眼根不律仪。

何以故?因为那时眼门没有守护了,则有分与转向等的路线亦无守护。譬如城市的四门若无守护,虽然城内的家门、仓库、内室等善加守护,但城中的一切财货实无保障,因诸盗贼可从城门而入市内恣其所欲而作故。同样的,如果在速

行的阶段起了恶戒等,则那时成为不律仪,眼门便无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路线亦无守护了。若在速行时生起戒等,则眼门有了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

路线也有了守护。譬如城门若能善加守护,虽然城里的家门没有守护,但市内的一切财货亦善能保障,因为城门紧闭没有盗贼可以进去了。同样的,若在速行的阶段生起戒等,则眼门有所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路线也有守护了。故在速行的刹那而生起律仪,名为眼根律仪。

耳闻声已等其义亦尔。

如是当知业已略说以回避取着色等烦恼随缚相为特相的根律仪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钵仔扁豆丝

钵仔扁豆丝

材料:扁豆300克、鲜红椒一个。调料:香油60克, 白砂糖10克,蘑菇精2克,盐3克,素蚝油10克 做法: 1、将嫩扁豆摘去两头,洗净,放沸水中烫熟,稍一变色就迅速捞出,捞出晾凉,切成细丝; 2、扁...

世间最珍贵的是把握当下

世间最珍贵的是把握当下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般若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

佛教故事:罗汉菜:火中得子

佛教故事:罗汉菜:火中得子

火中得子从前有一居士,他的夫人怀孕多月了,但不知道将生男抑生女。一天,请佛到家供养毕,请佛占他夫人的相,将来为生男还是生女?佛是大智慧的人,即答道:「后当生男,端正殊好,将来长大为人中第一,后当出家...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善男子、善女人”,加个“善”字,是因为他能恭敬地藏王菩萨,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地藏菩萨像前,你认为你喜欢的事,乃至唱歌、跳舞,在菩萨像前作揖、供养都可以;买了新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摆一摆,先供养菩萨;乃至于给小孩买的玩具都可以供养——任何事物都先供养菩萨,也不只是供养地藏王菩萨,应该念念不忘三宝。乃至于香华,经常供养,随你的力量,一朵花也可以,但把这一朵花用意念观想,一朵花代表全世界的花,都拿来供养地藏王菩萨,把你的心力变大。这是世间物的供养。

以下可以说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劝别人也这样做,劝一个人也可以,劝多人更好,你的六亲眷属、认识的朋友,劝他买花先供佛,买新物品先供佛,乃至于饮食、医药,在佛前摆一摆,都可以供,这是你诚心的关系。

“如是等辈”,就是这样的人,用伎乐供养、香花供养,乃至劝别人也信、也供养,“现在世中”,就是讲现世,就是你现在生中,有鬼神在你周围拥护你,未来世中也有鬼神日夜拥护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供养地藏王菩萨,也因为这些鬼神在你周围卫护着,“不令恶事辄闻于耳”,使你的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横事、恶事,一切飞灾横祸你就不会再受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劝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还有七种好处,就是身体的相貌圆满,吉祥如意,六亲眷属也都很吉祥。供养当然要赞叹,赞叹当然要礼拜,第一个礼敬,第二个赞叹,第三个才是供养,这三者是相连的。你只有礼拜,没有供养,只受礼拜的福德;只供养没有礼拜,功德要小;既要歌咏赞叹,又礼拜又供养,福德要大一点。

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这些力量在你周围卫护着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超越烦恼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超越烦恼

超越烦恼我的师傅峨翁老师有一位信徒叫野原樱州。他是画家,人高马大,还是剑道的高手。然而,人都有说不清的怪癖,这位堂堂大汉就怕打雷。一打雷,他就吓得钻进蚊帐里一个劲儿发抖。一个夏天,碰巧他到天龙寺来玩...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四十多年前,我初到台湾时,没有自己的的寺院道场,只要有人需要佛法,我便不分是闹市或是深山,都发心前往传教。那时候,我一个月中,乘着平快火车,北至宜兰,南至凤山,南北往返的次数不计其数。虽然十几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