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云法师:修行法语·戒淫篇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戒淫篇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淫欲不断,万劫沉沦,念头方动,天怒地瞋。

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印光大师)

奇男子,须割爱,爱不割则堕软暖魔网矣。(紫柏尊者)

鱼吞饵,蚕作茧,蛆逐粪,蛾扑火。得人断欲,须具智勇。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陨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淫欲乎。

凡人不必常近女色,只此独居时展转一念,遂足丧其生而有余。(印光大师)

德深情淡,孽重欲炽。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截流大师)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瞋恨心。欲情颠倒,生贪著心。羡人之有,生妒毒心。夺人之爱,生杀害心。种种恶业,从此而起,故曰:“万恶淫为首。”今欲断除此病,当自起念始,截断病根。(印光大师)

贪欲之人,无有厌足,求于欲境,忧苦艰难。得已守护,缠缚倍增,死堕地狱,受大剧苦。求静虑者,常于如是色欲怨家,不应相念,况亲近之。

乃至梦中不应思想,况觉悟时而念欲事。

菩萨应当先观色欲,犹如水月,水动月动,心生法生。贪欲之民,亦复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灭,虚妄不实。(以上皆为《六波罗蜜经》)

根朽树枯,水涸鱼死,膏尽灯灭,精竭人亡。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菜根谭》)

妄心猝起,不可禁者,即自己鞭策,或抱石巡塔,或念佛绕佛,或礼拜忏悔。

当自悲嗟,深须勉强,或观身不净,……或缘圣像,或念佛名,或诵真经,或持神咒,或专忆受体,或摄念在心,或见起灭无常,或知唯识所变。随心所到,着力治之。(南山律祖)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公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

因果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印光大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善财童子继续南行,渴则饮,饥则食,来到阎浮提畔摩利聚落。寻觅海幢比丘,乃至七日,在一个路旁寻着海幢比丘,跏趺坐于宝幢座上,入无量三昧,端然不动。下有百千居士大众围绕,在围绕居士大众...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8.三妙门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8.三妙门

68.三妙门离开海岸,佛陀前往巴连弗城和毗舍离,然后再朝着他的故乡前进。刚进入释迦国的三摩伽摩城,他便获悉耆那教派的教主若提子去世的消息,并知道他的教团已分列成水火不容的两派。双方除了彼此力斥对方误...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是如何做到独自修行的呢?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是如何做到独自修行的呢?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是如何做到独自修行的呢? 问:没事时,自己如果独自呆上半天就觉得寂寞难耐,不得不出去找朋友玩。修行人是如何做到独自修行的呢? 答:如果因为惧怕寂寞,而去寻找世间友人,或是到处游逛...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向您诉说,生而为人是非常的不幸,种族歧视的难堪,贫穷下贱的悲哀;尤其,生为妇女,幼年,父母管教的严苛;长大,夫家生活的艰辛;年老,子女离散的伤感。佛陀!请您保卫妇女身体的安全,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第二六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四面,我们看经文:  【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

有童子命的人一生命运是怎样的?

有童子命的人一生命运是怎样的?

所谓童子命,大意便是宿世是宫观寺院各路神仙身边的小童,因为种种原因投胎做了人,这些原因包含思凡、逃跑、犯错被罚、有特殊使命等。童子命的人因为不属于这个国际,可能半途被召回去,容易夭折活不长,就算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