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什么是爱?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提问:什么是爱?

宗舜法师答: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情,无论用什么漂亮的话去包装,它其实都是有条件和有原因的。在古代,中国人其实并不讲爱这个词,中华民族是一个羞于表达感情的民族,爱是西方的特殊词语,像今天说我爱你还是很难启齿的,但改成英文念念好像会比较顺口。这是一个民族的特性,跟外国人不一样。

这也就注定了,在我们的佛经翻译里面,爱和欲是放在一起的,爱欲,爱是一种欲望,欲望不是单指情欲。在佛教里面,贪财是欲,贪色是欲,贪名是欲,贪食物是欲,贪睡觉也叫欲,这称为五欲或五盖,是五种能够障碍我们修行的心理活动,这些全都是爱欲。也就是说,你过去理解的爱,感情的爱,其实是对爱的一个方面的理解。佛教里面把爱和财、色、名、食、睡全部都连在一起。那么所谓的爱情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种占有,占有对方的感情,或者占有对方的身体,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当然,在另一面,爱的德性的意思,在佛教经典中也相当普遍,如爱法、爱育、爱果、爱敬、爱喜觉、爱语、爱惜等。这个意思实在泛得很,可推而至于爱国家、爱社会、爱亲人、爱祖师,以及于对人类万物的关切之情,以不染污心爱乐佛法或师长。《俱舍论》卷四∶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

佛教不是爱的宗教,是慈悲与智慧的宗教,一些宗教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而不直言爱字。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增支部经典即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慈悲是什么呢?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苦难;就是说,我给你快乐叫做慈,帮助你解决你的苦难叫做悲。到了大菩萨的境界,比如观音菩萨,就被称为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呢?就是没有条件地给予你快乐,不分彼此地解脱你的苦难,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是佛教对爱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佛称为慈父,观音称为有求必应,就像慈母一样。佛教甚至说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就是佛看到众生没有得度啊,会终宵哭泣。佛不是为了占有他,而是为了解救他,让他获得解脱。所以慈悲与爱的区别就在这里:爱是需要是占有,慈悲是完全地利益对方。这就不难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慈悲。

大爱这个说法,不过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而已。因为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容易接受大爱这个词,很难接受佛教的慈悲。至于说爱情,在我们没有断烦恼的时候,每个人占有的心是不会断除的。我可以坦白告诉大家,因为每个人的感情,都跳离不出我刚刚讲的这五个方面,所谓财的方面、色的方面、名的方面、食的方面、睡的方面。对物质方面的追求都可以归为财的方面;色不光是美色,感情一类的追求都可以归到这个方面;食就是吃,包括喝好茶、吃好的东西都叫食;睡,懒惰,懈怠等等都可以归纳到这个睡里面。

爱,五欲,说到底都是贪,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努力地表现得贪得更高尚一点而已。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觉得贪财多么俗啊,鄙俗不堪;那我贪吃,天天研究素菜怎么做,茶怎么好,这是不是一种贪呢?这其实是把对财的贪变成了对其他物质的贪。那么同样,贪色觉得太不好意思,太说不出口了,那么我改一下,变成贪睡。其实五种贪,根本是等质的,也就是说,一个贪财的人并不意味着比一个贪名的人更加低俗,一个贪睡的人也并不意味着比一个贪色的人更加高尚。只要有贪欲,它都是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本性难移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本性难移

一只雌猫爱上一位英俊的青年,就向女神亚福罗迪特祈祷,请求把它变成人的样子。女神被它的真情感动,就把它变成美丽的少女。青年看到这位少女,一见钟情,两人彼此爱慕,就结婚了。有一天,亚福罗迪特想试探猫在变...

素食也可以“冬补”

素食也可以“冬补”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冬令进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鱼大肉来进补。素食进补其实也不妨一试! 芋头 质地...

《楞严经》卷四

《楞严经》卷四

楞严经卷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

放生: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

放生: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

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罗志祥在善待动物组织访谈中表示,人,是会痛的,会说话的,但是狗也会痛,只是他说不出来。所以我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将心比心的心态,来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

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

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

在婚姻的道路上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旦出现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1、临危不乱首先自己站在最高处,必须维护自身的尊严,该上班上班,该玩就玩,该做美容就去美容,要保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