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什么是爱?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提问:什么是爱?

宗舜法师答: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情,无论用什么漂亮的话去包装,它其实都是有条件和有原因的。在古代,中国人其实并不讲爱这个词,中华民族是一个羞于表达感情的民族,爱是西方的特殊词语,像今天说我爱你还是很难启齿的,但改成英文念念好像会比较顺口。这是一个民族的特性,跟外国人不一样。

这也就注定了,在我们的佛经翻译里面,爱和欲是放在一起的,爱欲,爱是一种欲望,欲望不是单指情欲。在佛教里面,贪财是欲,贪色是欲,贪名是欲,贪食物是欲,贪睡觉也叫欲,这称为五欲或五盖,是五种能够障碍我们修行的心理活动,这些全都是爱欲。也就是说,你过去理解的爱,感情的爱,其实是对爱的一个方面的理解。佛教里面把爱和财、色、名、食、睡全部都连在一起。那么所谓的爱情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种占有,占有对方的感情,或者占有对方的身体,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当然,在另一面,爱的德性的意思,在佛教经典中也相当普遍,如爱法、爱育、爱果、爱敬、爱喜觉、爱语、爱惜等。这个意思实在泛得很,可推而至于爱国家、爱社会、爱亲人、爱祖师,以及于对人类万物的关切之情,以不染污心爱乐佛法或师长。《俱舍论》卷四∶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

佛教不是爱的宗教,是慈悲与智慧的宗教,一些宗教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而不直言爱字。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增支部经典即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慈悲是什么呢?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苦难;就是说,我给你快乐叫做慈,帮助你解决你的苦难叫做悲。到了大菩萨的境界,比如观音菩萨,就被称为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呢?就是没有条件地给予你快乐,不分彼此地解脱你的苦难,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是佛教对爱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佛称为慈父,观音称为有求必应,就像慈母一样。佛教甚至说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就是佛看到众生没有得度啊,会终宵哭泣。佛不是为了占有他,而是为了解救他,让他获得解脱。所以慈悲与爱的区别就在这里:爱是需要是占有,慈悲是完全地利益对方。这就不难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慈悲。

大爱这个说法,不过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而已。因为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容易接受大爱这个词,很难接受佛教的慈悲。至于说爱情,在我们没有断烦恼的时候,每个人占有的心是不会断除的。我可以坦白告诉大家,因为每个人的感情,都跳离不出我刚刚讲的这五个方面,所谓财的方面、色的方面、名的方面、食的方面、睡的方面。对物质方面的追求都可以归为财的方面;色不光是美色,感情一类的追求都可以归到这个方面;食就是吃,包括喝好茶、吃好的东西都叫食;睡,懒惰,懈怠等等都可以归纳到这个睡里面。

爱,五欲,说到底都是贪,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努力地表现得贪得更高尚一点而已。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觉得贪财多么俗啊,鄙俗不堪;那我贪吃,天天研究素菜怎么做,茶怎么好,这是不是一种贪呢?这其实是把对财的贪变成了对其他物质的贪。那么同样,贪色觉得太不好意思,太说不出口了,那么我改一下,变成贪睡。其实五种贪,根本是等质的,也就是说,一个贪财的人并不意味着比一个贪名的人更加低俗,一个贪睡的人也并不意味着比一个贪色的人更加高尚。只要有贪欲,它都是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梦里造业需要忏悔吗?

达真堪布:梦里造业需要忏悔吗?

达真堪布:梦里造业需要忏悔吗? 梦里造业需要忏悔吗?答: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别解脱戒主要是在小乘里讲的,菩萨乘主要是在大乘里讲的。小乘主要强调行为,大乘主要强调发心。在别解脱戒里,梦里造...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韩焕忠智者站在“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圆教境界论立场上,是主张“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的。但这种平等一如只是从本性上来说的,就现实而言,众生处于生死流转之中,而...

催眠前世今生:天人堕凡间

催眠前世今生:天人堕凡间

催眠前世今生——天人堕凡间女,自述对高中时期的前男友心中一直怀有心结无法放下。目前有个相恋几年的男友,一直相敬如宾,非常稳定。前男友已婚,她期望自己在对方的心中有一个唯一的位置,幻想对方的老婆还有其...

素食馆首天营业额超万元全部捐赠给10户贫困家庭

素食馆首天营业额超万元全部捐赠给10户贫困家庭

马鞍山首家众筹公益素食馆正式营业,全天营业额超过了1万元。1月5日,素食馆将这笔营业额全部捐赠给10户贫困家庭。这也是该餐馆捐赠的首批公益款。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获悉,从内部试营业至1月4日,已有近...

善良改变了世界

善良改变了世界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

放牛经

放牛经

放牛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