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重要的是弄清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分开的。成功有成功的条件,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十点:

一、虚荣者败:一个人好虚荣,不切实际,就容易失败。

二、懈怠者败:懒惰懈怠、不求精进、不思勇猛奋发者,当然必败。

三、骄慢者败:骄傲、我慢心重的人难以和众,是引起失败的原因。

四、暴戾者败:一个人性情坏,脾气坏,容易动怒,甚至残暴不仁,也注定要失败。

五、贪吝者败:贪吝是无底深渊,一旦堕落就会丧生失命。

六、私心者败:没有公德心,没有大公无私之心的人,凡事以自己为本位,必定难以见容于大众。

七、无信者败:言而无信,何以立身?说明了信用的重要性,唯有信才能成功,才是一生的财富。

八、邪执者败:过分执着,尤其是邪执,执着于非法的、非理性的、非正当的,当然会走上失败之途。

九、不忠者败:对人不忠贞、不诚恳、不实在,当然要失败。

十、说谎者败:一个人常常骗人、说谎、妄语,必定不为人所信赖,必然难以承当重任,如此岂有成功之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昭慧法师: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昭慧法师: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释昭慧谢谢Spring的回应,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误了重要公事的处理,但妳的论述十分精彩,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妳的观察是细腻的,而且确实洞见“善的...

达真堪布: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达真堪布: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达真堪布: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上师经常说:把弘法利生的事情完全交给善神护法,由他们来安排。那么我们怎么祈祷善神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答:把事情托...

放生文库:佛经中所讲述的放生含义

放生文库:佛经中所讲述的放生含义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贩卖贫穷

13.贩卖贫穷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老妇人...

【原  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 节选自《竹窗随笔》

【译  文】

通常所说的智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

狂  智

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言辞巧辩,有特长的技艺,有深远的谋略,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

正  智

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知道做哪些事是符合道德的,应当行的便行;哪些事是不道德的,不该做的便坚决不做。

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涂;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报在人天。为什么呢?世间有君子小人之分,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的人,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

渐  入

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修行;

顿  悟

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彻见本具佛性的人。

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入。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悟。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余皆属枝末。得了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但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可笑现在有些人,刚得到点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一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一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一 八圣道分属修道位,已经见了道的圣人在这个八圣道的路上走,真正见到诸法真理了。八圣道就是戒定慧三学,开始是正见,四念处是资粮位的正见,八圣道的正见是见道后的正见。修行第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