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法师: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何以见得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呢?

第一、教主释迦牟尼佛陀当初出家学道的动机,就是要解决人生的生、老、病、死问题;他因为这些人生的大问题不能解决,所以下了大决心,视富贵如浮云,弃荣华若敞屣,毅然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第二、佛陀成道以后,到处演说佛法,救度众生,四十九年如一日;他的足迹踏遍恒河两岸,接受佛陀教化的,包括国王、大臣跟各阶层的人民。佛陀的教法,是要净化人生,指导人生向善、向上,达到完成人格;然后由人格的完成,而进趣圣格的完成。他教化的对象,虽然根据佛经里面记载,也有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但是绝大部份接受佛陀教化的,还是人类。

第三、佛教虽分众生为四圣六凡的十法界,但在十法界中,人道是四圣六凡的中心,因为十法界众生的升沉上下,完全以人道为总枢纽;人生如果向善,向上进修,不但可以生到人间、天上,甚至可以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与佛陀;人生如果为非造恶,不但可能入修罗道,甚至可能堕落到畜生、饿鬼与地狱。因为这样。所以佛陀降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而且在人间成佛度众生。

第四、佛教阐明善恶因果报应、业力招感苦乐的递嬗过程,虽详说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然其实在是着重于现在世的。因为人生的生命是长远的,站在现在这一世,望前去还有无量无边的过去世,望后去还有无穷无尽的未来世;而由善恶业力招感的苦乐因果报应,是贯通于三世的;我们现在所受的苦乐,是过去行为的后果;假使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就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去改恶行善,创造新的好生命。显然的,在三世中,现在世是最要紧的!人生如要求未来有光明的前途,就要把握现在,由现在世去努力争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主义真的好吗?

素食主义真的好吗?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高涨,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素食,是为了赶时髦,有人则是为了健康,对习瑜伽者而言,则是迎合传统瑜伽的素食观素食的好处极多,至少具有以下8点:1益寿延年,根据营养学家研究,素食...

起诉离婚了婚姻还想挽回  这几点要学会

起诉离婚了婚姻还想挽回 这几点要学会

婚姻与恋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要不然怎么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呢?婚姻与恋爱相比,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在日常的相处中,难免会有摩擦,要是做不到及时的沟通,那矛盾就会积累,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

我们学佛学了多年跟佛没感应,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你不如法。什么才能感应?清净心才能感应。有求的心,心不清净,被那个求的念头染污了。我们有没有求?真有求。真有求这个...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问: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答:释迦牟尼佛生到何方世界?这说法不准确。何...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有一种爱,让人瞬间长大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有一种爱,让人瞬间长大

有一种爱,让人瞬间长大23岁那年,郝鹏毕业,听从父亲的意见,回了小城,如愿进了某机关,薪水不高,而且清闲得让人发慌。但父亲满意,这只是他预见的关于儿子的美好未来的开始:有一天儿子会谋到一个说得过去的...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问: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答: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刹土,对众生来说是不清净的,但是对佛来说是清净的。其实清净与不清净主要是依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