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

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道沙门师徒,正好也同路,为师的名叫「须卑」,徒弟名叫「梵达摩纳」。一路上,那位老师一直不停地诽谤佛陀,也诽谤佛法与比丘们,而他的徒弟却一直与他唱反调,不断地称赞佛陀、佛法与比丘们。

这一天傍晚,大家都来到路途中的一个庵婆罗树园内,准备在园内国王建的公共房舍过夜。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这对外道沙们师徒,还没能停止他们谤佛、赞佛的争论。这个情况,让比丘们不禁对这两位奇怪的师徒议论起来。大家都认为,相对于这位外道老师的不了解徒弟,佛陀的善知人们志趣,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啊!

佛陀知道比丘们在讲堂聚集,就来询问他们到底在议论什么。于是,比丘们将他们议论的原委,告诉了佛陀。

佛陀因而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如果听到别人诽谤如来、佛法和僧团,大家不要忧愁、伤心,也不要因此而愤怒,甚至怀恨在心而意图报复,因为,这样只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反之,听了别人赞叹如来、佛法和僧团,也不要感到欣悦、愉快,因为,这也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

接着,佛陀又说:

「比丘们!一般凡夫,都只从一些细琐、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俭朴严谨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积财物等来赞叹如来而已,不能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这一方面来赞叹佛陀。只有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来赞叹,才是真正如实的赞叹如来。」

什么是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那个时代的沙门、婆罗门们,有着种种的邪知、邪见,总括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见,部分的常见,无因、无缘论,有边、无边论,不定诡辩论,有想论,无想论,非有想非无想论,断灭论,不正确的现法涅槃论等,共十类六十二种,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的归纳,就像洒在小池塘中的大渔网,网住了世间所有的邪知、邪见。而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远离了这六十二见,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境的认识过程中,如实知认识与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发烦恼的根除方法:认识与感受,是如何地让人们因贪爱而陷入味着,味着又如何在无常变化下转为祸患,圣者又如何从中超越与出离。由于能超越与出离,所以圣者切断了推动流转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斩断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树根,这棵树就随之枯萎,永远不再生一样,这就是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够从这里来赞叹佛陀,才是真正的赞叹。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译本,下略)《长部第一梵网经》、《佛光大藏经》(佛光出版社,下略)《长阿含第二一梵动经》。

二、依据故事中佛陀的教说,知道佛法的修学,不能只停留在戒行严谨上。真正佛法的优势,是在正见,以及从正见发展出来离烦恼、我执,断除生命流转的正行上。这些精髓,经中所举的代表,就是「六触」与「受」的「集、灭、味、患、离」,也就是故事中所说认识与感受的「原因、根除、味着、祸患、超越与出离」。这是「四圣谛」的开演,也是从「缘起正见」开展出来的正行。

三、经中所举佛陀的清净戒行,包括了不从事任何形式的占卜、护摩、算命、咒术、医疗等,值得我们注意。

四、四种「常见」的原因,依经文说,有三种都从禅定所引生超常的经验而来。修行者因禅定而获得超常的宿命神通,能知道自己过去百千生,甚至长达四十劫成坏那么久远中,每一生详细的种种,因此而让他误以为我及世间,都是这样如如不变的从前生、此生到来生,而有常住不变的执见。禅定的经验,是那么明确真实,往往会因此而加深见解。所以,缺乏正见的禅定,其负面的影响,将更加深远。禅定,就像一把锐利的刀:具正见的禅定,深化了正见而成慧,就像在手术台上能救人的刀。反之,具邪见的禅定,则像在恶斗场上的利刃,可以伤人无数。一般所说的「定能生慧」,是在正见的基础上,有正见引导才能成就的。

五、再从本则故事进一步来反省:佛教的兴衰,不能只从佛教信仰者的多少、佛教事业的规模,或者是佛教活动受欢迎的程度来看,而是得更在乎佛法珍贵的核心内涵,是不是真的被阐扬了;佛教的信仰者,是不是真的能理解并接受佛法核心思想了来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行法经

行法经

行法经行法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槃。尊者阿难。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绕佛三匝为佛作礼。胡跪合掌谛观。如来目不暂舍。长老摩诃迦叶。弥勒菩萨摩诃萨。...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黄庭坚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黄庭坚

黄庭坚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no-mobile{display:...

达真堪布:身体不好的人,怎样才能得到加持,让身体健康起来?

达真堪布:身体不好的人,怎样才能得到加持,让身体健康起来?

达真堪布:身体不好的人,怎样才能得到加持,让身体健康起来? 问:身体不好的人,怎样才能得到加持,让身体健康起来? 答:现在很多人身体不健康,经常生病。怎么办呢?就看你能不能超越因果。如果做不到超越...

索达吉堪布:有困难,找护法!

索达吉堪布:有困难,找护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满怀感恩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满怀感恩

满怀感恩对于一个人来说,快乐的活着就是成功的人生,所以谁都会渴望自己能够更多的拥有快乐,然而快乐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于是有的人开始怨天忧人,怪上天不偏爱自己,怪命运多桀,抱怨事业不顺、同事不和其实...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灵的秘密

佛陀教你不生气:心灵的秘密

心灵的秘密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心到底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过去不可把握,未来不可猜测,看起来,心像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如果始终弄不明白这些问题,当你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