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当中必须要区分清楚的两个法会节日

佛教文化的组成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除了具有一定崇高意义的理念以及思想之外,其所特有的一些节日也是重中之重。但是其实佛教文化内部所特有的法会节日并不是很多,但是也难免会出现有人对这些文化出现混淆的意识情况。那么,在佛教文化当中,我们必须要严格的区别清楚的两个法会节日到底是什么?它们又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区分呢?

一、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佛教文化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会节日,在当天人们会祭拜十方佛像、烧灵船、烧纸房,以求借助十方佛陀之合力,将自己已经死亡的亲故从受苦的轮回道之中拔出,送往极乐、得往生。其起源于佛陀怜悯其座下的无上大神通者对于亡母的舐犊之情,在后世也慢慢的变成了一个以孝道为核心观念的佛教传统节日。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人们还会在盂兰盆会上放河灯来寄托自己对于已故亲眷的哀思。

二、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汉传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以佛教文化为最基本的信奉理念,所以也算是佛教节日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水陆法会的举行目的与盂兰盆会有着最根本的区别,因为其所做之法主要用于祭拜水陆生灵,早期多于皇家使用,用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了一个能够超度亡灵的法会,至此传播至民间。

佛教文化是对世界各地区都影响颇深的宗教文化之一,之所以佛教文化能够深入各个地区并且能够在各个地区当中扎根生长,大多数的原由都在于其对于地区人文文化的包容性。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和适配度使得佛教文化在每一个地区都能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或是人文文化进行交互和融合,而这些以佛教传统理念为源,但却又区分于佛教传统文化的理念思想。我国信奉佛教的人是非常多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分布在西方地区,如果你有去过新疆或者是西藏的话,那就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以上便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我们其实前文也有提到过,虽然佛教文化内部的专属节日并不是很多,但是有些些相同的概念和步骤就非常容易让我们将其混淆。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理解这些节日文化,并且对其作出细致的区分的话,其实记不同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贪睡导致减福报损功德,佛说睡眠二十种过

贪睡导致减福报损功德,佛说睡眠二十种过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一者懈怠懒惰;二...

如果在佛前许了愿,应怎样还愿呢?

如果在佛前许了愿,应怎样还愿呢?

有许多的人因期望得到幸福的生活而走上学佛的道路,尤其是初学阶段,好像感应尤为明显,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此而狂喜,因为学佛的路是漫长的。一件事的成功,离不开内因、外因等多方面的因素,有佛菩萨的保佑,可...

勿出恶言

勿出恶言

  勿出恶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通俗人士。言语用之欠妥,就如斧在口中,佛经里往往形容恶毒的言词为口出刀剑,凡是邪恶的、...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一生奉行的义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帝释因为不放逸,所以成为诸天王;精进受人赞叹,放逸受人诃责。有一天,离车国的摩诃利王子,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佛陀的生动叙述,让王子以为佛陀一...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心中有没有佛,以什么来证明呢?形式是用来证明内心的。形式的一点一滴都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我们每天的生活,一言一行一食一饮,哪一样不是形式呢?作善作恶都是以真实的形式来表达。心中有佛的份量,...

【素食健康】感受生活 素食到底

【素食健康】感受生活 素食到底

夏天就是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生活、感受生命,进食素食是感受夏天的最好方式之一。食素现在正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爱美的人来说,食素不但能修心养性,保持姣好的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