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之意不在茶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身为绿茶,径山茶的名气可能远远比不上龙井或者碧螺春,但要细说起茶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也许其他绿茶都难望其项背。都说禅茶一味,这径山茶就的的确确是因寺而生、与僧而来的茶叶。 

君子之交,身和同住,身业清净,一同品茶修行;口和无诤,不妄语、说诚语,一同谦和待人;意和同悦,持精进心、一同坦荡面对;戒和同修,百善戒为先,进入禅茶一味的境界;见和同解,破迷开悟,一同离苦得乐;利和同均,不厚此薄彼,同品禅茶甘露。

禅茶的和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意和同悦

心是一切行为、语言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语言,进而形成什么样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学调伏自心,以出离心解脱烦恼,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无量心广度众生。日用平常保持精进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愿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软心、清净心、通达心。面对一切人事物时,于内心作意欣乐: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戒和同修 

戒是无上菩提本,百善戒为先。戒是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彷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戒律乃是维持教团的柱石,目的都是在消极止恶和积极行善,只有遵守了禅茶的仪规才能更好的进入禅茶一味的境界。  

见和同解 

知见决定一个人或团体的走向与成败,佛教最重正知正见。但随着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发展,不同宗派传承发展出各自的知见,佛弟子宜全盘了解,不应北传讥南传为小乘,南传否定北传为非佛说,密教斥显教为不究竟,应该互相包容。而作为禅茶文化的研究大家都应该抱着一个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目的。

 利和同均

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不仅大家一起品尝禅茶甘露而且还要分享禅茶带给大家的法喜。

七茶文化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四集)

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四集)

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四集) 我们一起来先念一下开经偈和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大家跟我一起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他是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他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中,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

为婴灵宝宝办理超度感应纪实!

为婴灵宝宝办理超度感应纪实!

为婴灵宝宝办理超度感应纪实!给流产的婴灵宝宝买衣服、买东西大家好:阿弥陀佛,我是慧梅,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如何给婴孩儿买衣服、送吃的、立牌位,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个人体会和感受。一、要先知道因果...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麻雀学艺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麻雀学艺

麻雀小麻雀出生后,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羽毛渐渐丰满。一天,妈妈对它说:孩子,你也成人了,不能经常呆在家里,要学点技能。学什么呢?学百灵鸟唱歌,它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忧愁和烦恼。麻雀高...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做火施的时候,用一般的塔香代替食子,有过失吗? 答:这没有什么过失,但是这样做火施不太如法。一般的塔香和食子,它们里面的成分不一样。若是烧塔香的话,它里面的...

离欲的善行有什么好处?

离欲的善行有什么好处?

离欲的善行有什么好处? 问:离欲的善行有什么好处?答:从贪欲的角度看,依照意业串习的道理,贪欲放纵一次,就会增长坚固一次,如人以盐水止渴只会渴上加渴一般。所以想通过贪欲的放纵来使内心得到满足,无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