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四禅八定核定佛法证境

  1.内外分别:很多人正见未立,法义未透,只爱好静坐,或有一些觉受定境,便会以此为尚而轻视经论研习,须知此种通于外道,纵有多种觉受境界,于了脱死活涓滴无干;佛法体验,于四禅八定虽有通摄,然惟是附属识境,非为用心处。

  2.认清本末:或有研究法义者,见渐次禅定境界的描述与宗门祖师所述的悟境描述极为相似,拟以渐次禅定境界核定宗门祖师悟境,须知此为知见错位、本末倒置。

  3.或有机陋:今时多有学佛人,自认大乘玄远无下手处而舍弃求于小乘禅修者,皆属不知大乘无住心印大义而安于小乘有求有得之偏隅。于根机而言,适得其所;于大乘而言,则是入得宝山,空手而还之憾。

  4.四禅八定:是通于外道的修习,其本质是专注一境、舍粗取细的妄心过程。妄心由粗至细的过程中,响应的识境也会发生变更,正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明。然于心性、般若智皆无所知,更非解脱菩提之大道。

  5.二乘响应:佛法大小乘的根本意趣,不在于修习四禅八定,而是依我法二空的聪明破我法二执,破除业烦恼习惯,最终解脱死活,成就菩提。二乘人觉苦出离,我为苦本,故唯修我空;离三界求涅槃,有舍有取,机响应故,故多籍禅定而观无我等,起我空慧而断三界见思诸惑,无惑则无业果,终得解脱。若唯修禅定而未观无我,纵有诸多觉受定通,未得无我慧,则等同外道。

  6.大乘正见:大乘佛法的重要,在于树立大乘正见、大开圆解,了知万法无有自性,唯是心识妄现,我法本空,本无一法可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弗成得中只么得。所以,在大乘经典中,很少看到谈论禅定境界的文字,有些只是一带而过。大乘佛法修证的心路,迥超一切我法执著的境界之相,当然也包含而超越了一切四禅八定境界。具足了大乘正知正见,依法观修,籍大乘般若空慧之法印,印一切相(包含四禅八定),一法不住,终有心体豁然呈露之时。

  7.宗门根本:宗门所说不立文字,非离文字,印心则依《楞伽》《金刚》诸经,此为正见之所依。不著文字,唯择大义,直指一心,直截根本,是宗门本怀。知凡所有相(包括四禅八定),皆是虚妄,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斯于行住坐卧,寂寂任运,别无葛藤,故宗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谓一竿到底,了无痕迹,魔来斩魔,佛来斩佛,更无须以任何禅定境界相核定也。

  8.宗门悟境:宗门祖师所谓的悟境,只是祖师慈悲垂手,以引后人。悟境并非用心处,恰如鸟之凭空所历山景,其景非鸟非空,可借以鉴,然非空鸟本身。恰好用心时,恰好无心用,岂可更以所历诸境为究竟核定处?

  9.识境境界:佛法修证所示一切境界唯是识境,只可借以警醒所欠,不应执著尚以为圣,取境非悟,悟则无境,心无形相,以无分别之般若智契无相之真如,归无所得,方为究竟。未至六根互用清净,随心安闲,纵有诸多禅境定境神通大用,皆为识境心影,切勿容身。所谓容身处,即非容身处,是名容身处。

  10.譬喻示法:佛法修证所示境界与四禅八定诸境,如同空鸟见景与人登山所历之景,景虽相似,然本质迥异。如鸟升空所历山景,非鸟非空,可借以鉴,然非本身。鸟腾空而一法不著,人登山而步步着地,景虽似而道迥异、受不合,岂可以人登山之景而核定鸟之道行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 阿鼻地狱简介 阿鼻地狱,读作:ē bí dì yù,是梵语的音译,又称为阿毗脂地狱、阿鼻焦热地狱、阿鼻大城。意译为无间地...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杀羊升天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杀羊升天

杀羊升天佛在王舍城时,一位屠夫向国王阿阇世提出一个请求:「大王每次遇到节日需要祭祀时,请把屠杀牲畜的工作交给我吧。」阿阇世王问:「杀生的事很少有人乐意做,为什么你那么喜欢?」屠夫回答:「我往世曾是穷...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死神与老人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死神与老人

一位瘫痪多年的老人,心里和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次次的昏迷过后,他看见一位身穿黑衣的人向他走来,他猜到那是死神。老人很害怕,他哭着喊:不不要带走我,我还有许多的心愿为了!死神无奈地摊摊手说:所有...

善星比丘谤佛修成阐提下地狱

善星比丘谤佛修成阐提下地狱

在释尊门下,有一位名叫善星的比丘,是位很难度化的人。当佛陀在王舍城时,善星一直侍候在佛的身边。有一次,释尊正为帝释天说法,弟子们必须待师尊就寝后,才能休息,善星不耐烦佛陀说法的时间过久,所以,当佛说...

大安法师:儒释道给力中国梦--

大安法师:儒释道给力中国梦--

儒释道给力中国梦儒、道、释是中国文化鼎足三立、有机结合的三大文化因子,三者目的相同,但门庭设施有差别;符合个人、民族、社会三个层面的需要,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儒教治世,道教治身,佛教治心。这三...

年轻人购房须知 掌握这几点就能避免买到倒霉房子

年轻人购房须知 掌握这几点就能避免买到倒霉房子

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是避风港湾,购房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的风水好,那么住进去之后人的运势就会变得越来越旺,而风水不好,则运势会下滑,常遇倒霉之事。所以购房的时候讲究风水是有必要的,以下这10大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