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金刚经》|法界通化分第十九(下)

金刚经 第19品下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下)白话文

二、无为福德周遍法界

前文说明以不住三心为「因”,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为「缘”,以是因缘,得福甚多。接下来佛陀阐述,因为福德其性本空,因此才说得福德多。

在第十一分中,佛陀校量法施和财施所得的功德,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令法音流布的无漏功德,远胜过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有漏的福德相。此分先以无住行施,悟解到「一切法空”,就不会产生执着,就像经文所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有实,就是有实际的数量可以计算,如此福德即是有限的数量。但是因缘诸法,无有自性,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福德之相!因此,菩萨在布施时,不执着「福德相”,心无希求染着,这样无为的法性功德,是遍虚空,尽法界,不可限量的。

在第四分谈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不住心外的六尘境界,(空掉心外之相),十九分是以三心不可得的智慧为用,(空掉心内之相),心内的住着无住,布施的功德就周遍法界。

佛陀具五眼,彻见三心,一切众生事理二行,福德深浅,悉知悉见,教诫行者,不可以有心求,亦不可着无心觅,一念不生,以显平等本体。

吕洞宾又名吕岩真人。在唐朝末年时,三次应试都没有中举,偶然在长安的小酒馆遇到了锺离权,锺离权传授给他延命法术,从此他归隐山林,无人知晓他的行踪。他曾游历庐山,在钟楼的墙壁上题诗说: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有一次,吕洞宾途经黄龙山上,看见山顶紫云成盖,知道此处有不凡之人,便前往拜访。当时,正是黄龙禅师击鼓升堂,他混迹人群闻法。黄龙禅师早就看见他,喝斥说:「此处有个偷法贼!”吕洞宾毅然而出,问黄龙禅师说:「一粒米中藏世界,半升锅里煮山川。请说这是什么?”黄龙禅师指着他说:「你这个守尸鬼!”吕洞宾说:「你怎奈何得了我的不死药。”黄龙说:「就算你活千年万载,终落空亡。”吕洞宾听了大惊,于是飞剑直刺黄龙,但剑却刺不进去。吕洞宾当下跪拜,请求指示。黄龙说:「半升锅里煮山川我就不问了,什么是一粒米中藏世界?”吕洞宾忽然大悟。于是做了一首偈子:

扔掉瓢囊摔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吕洞宾扔掉装着不死药的瓢囊,始觉千年万载,守着肉身,错用心机,要个长生不死的色相,亿万劫数,终不免堕落。想尽办法延续四大五蕴和合的生命,倒不如把握每一分钟,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所提倡的「人生三百岁”,是真正的「长生不死”。

留下慈悲的种子,

留下爱语的和风,

留下信仰的舟航,

留下欢喜的怀念。

留一点慈悲的种子,让世人享用到和平的果实;留几句爱语的和风,让人间充满着尊重的温煦;留善美的信仰,使茫茫生死海中的众生,有得度的因缘;给人欢喜的言行,留予他人深远的怀念。这样的人生,处处给予,如此富有的生命,才是真正弥天盖地,遍及沙界。

很久以前,有一位从早到晚唸佛的婆婆,被人称为「唸佛婆婆”。当她阳寿尽后,来到阎罗王面前,阎罗王看了老婆婆一眼,便宣告:「到地狱去!”

老婆婆提出抗议:「我在世时被称为唸佛婆婆,叫我到地狱去?您大概弄错了吧!我生前唸的佛堆积如山,请您查查看!”

「我的眼睛是不会看错,不过为了让你心服口服,我会找到证据。小鬼们,去查一查!”

小鬼们将她累积了八大车的唸佛倒在畚箕上摇动,只见拍!拍!四分五裂,婆婆唸的佛只是渣滓,不是果实。

「你看见了吗?你生前所唸的佛,只是空唸佛,没有坚固的果实!”

此时,有一个红鬼叫道:「大王!只剩下一粒!”

原来仅存的一粒果实,是有一次,婆婆到佛寺参拜时,遇到大雷雨,眼前的杉树正好被雷打中了,那一刹那,婆婆心无杂念,唸出「南无阿弥陀佛”,只有此句正念真心的念佛成为果实,才免去老婆婆地狱之苦。

一句心无所著佛号,胜过恒沙数情识妄想的念佛。佛陀要我们截断三心的妄执,才能弘布开展严熟佛土的事业,处处心无罣碍,颠倒梦想远离,当可度一切苦厄,究竟涅槃

从无住布施,所获得的福德是无漏无限的,这无为福德,可以使我们扫荡内外迷相,离诸怖畏,以无住之心,圆满自利利他的福慧功德。

印度的阿育王信佛虔诚,遇到比丘总要顶礼,因此引起一些外道大臣的微词,经常劝谏他说:「大王,您是一国之主宰,身分尊贵无比,为什么看到比丘就顶礼,难道大王的头那么低贱吗?”

阿育王听之后,就叫人杀了一头猪,把猪头拿到市场卖了一千元。过了几天,阿育王又命人拿了一个死囚的人头到市场上叫卖,还嘱咐那个差人要在市场上这样的叫卖:「阿育王的头,卖五百元!”

结果市场上的人都吓得纷纷走避,无人问津。阿育王就趁机责问大臣们说:

「你们看!一个污秽低贱的猪头都可以卖到一千元,我的头只卖五百元都没有人要,你们说我的头尊贵无比,到底尊贵在哪里呢?”

人往往看不透世间的诸相,无知的执着,以贱为贵,以秽为净,就像故事中的外道大臣,只看见王者之相,而不明人的身体秽恶所集,何有尊贵?唯有法才是无上尊贵的,在人为尊,在处即贵,法宝胜过世间所有珍宝。《佛所行赞》卷四:

不须利器杖,象马以兵车;

调伏贪恚痴,天下敌无胜。

《金刚经》要吾人听受读诵,信解受持,以应无所住,彻见三心非实,即可调伏三毒,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在在处处,得以天人作礼围绕,遍散香华。《心地观经》卷三:

法宝能济众生贫,如摩尼珠雨众宝;

法宝能为三宝阶,闻法修因生上界。

了知三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性空,浑然无别,当下一口吞尽恒河沙数佛世界。金刚大法宝,能令众生由贫转富,超凡入圣,只怕行者狐疑不信,不肯登上离相无住的宝阶,听受微妙因缘法,得大坚固力,觑见五蕴外,原有与天地同寿,与法界共存,不坏的金刚之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理须顿悟、事要渐修

理须顿悟、事要渐修

  有人认为神秀大师的不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及六祖本来无一物高超,于是把不时勤拂拭疏忽了。谁知不时勤拂拭乃检查功夫。  初发心人,不时检查自己思惟行为上的尘埃,很有需要。再进一步,尘埃拂去了,变...

真圆法师答:求求师父告诉弟子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真圆法师答:求求师父告诉弟子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问:真圆大师您好!弟子来自辽宁省辽阳市,弟子在感情上有所困惑几乎崩溃,我与他相爱3年,我们很相爱但是我们并不快乐很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为琐事吵架,争论不休,我一直都很较真对于事和物,他与我类似但他一直...

乞丐的勇气

乞丐的勇气

乞丐的勇气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我是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那个富商仔细地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殷实富裕的吗?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那个乞丐说:唉!去年一场大...

地藏菩萨感应录:地藏圣号念万遍 突遇贵人绝处生

地藏菩萨感应录:地藏圣号念万遍 突遇贵人绝处生

【地藏论坛】轻风2005-6-1一周前我的一位外地朋友来到北京,因为某一项资质不合格,她在北京的公司面临通不过年检的危机。5月31日是年检最后一天,如果再通不过,她就打算完全放弃这家公司。这意味着前...

佛教故事:禅·看开: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佛教故事:禅·看开: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当我们面对不利处境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时,烦恼与忧虑就产生了。对此,很多人觉得天经地义。其实,即使改变不了外部环境,我们还是能决定自己的心境的。有位一脸焦虑的太...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成功不怕拒绝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成功不怕拒绝

我在研究如何成功的过程中发现: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人生的路上,被拒绝,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常态,是谁都无法避免的。许多人在无数次拒绝的打击下,失去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