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某年,释尊住在舍卫城。僧团里有两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离开妻儿的出家人,另一位是离开妻女的出家人。他们曾经周游列国,返回舍卫城后住同一个寮房。

舍弃妻女出家的老修行者,因为旧情难断,乃回家去探访。老妻一看见他回来,就破口大骂:

一副可怜相,为什么要回来?你不肯抚养妻子,反而出家;女儿已长大,至今未出嫁,岂不是逃避责任吗?为什么现在鬼鬼祟崇跑回来呢?你赶快给我滚,少在这里装出可怜相,我不想看到你。

这位特地回家探望的老修行者,竟像丧家之犬般地怏怏离开。

另一位舍弃妻儿出家的老修行者,也眷恋家人,忍不住回家探访老伴。同样也被痛骂一顿,败兴回来。

他们回到寮房继续寂寞的修行生活。那位舍弃妻儿的老修行者,稍有领悟,目睹同参长呼短叹,就问他:

你怎么愁眉苦脸呢?

对你说也没有用。

我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说出来又何妨呢?住在同一间房里,不论事情好坏,都该坦诚相告。你不对我说,那你要向谁倾诉胸中的苦恼呢?

于是,舍弃妻女那位同参,才将自己的前后经过说明白。舍弃儿子的修行者听到后,也吃惊地袒露自己的遭遇。接着提议:

你看怎么样?干脆让你女儿跟我儿子结成夫妻,他们既能幸福,老妻的心情也会转好,我们更能安心修道。

真是再好不过。

次日,他们各自回家去。对自己的妻子说明,已为儿子、女儿找到婆家。

结果,两家的老妻和儿女都欢天喜地,忙着准备结婚。

几天后,老修行者的儿子和女儿,果然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对于同病相怜的老修行者来说,无异穷人得到意外之财,非常兴奋。他们像兄弟般亲上加亲,共同生活在一个房间里。

表面看来,这两位修行者都庆幸万事如意。事实上,他们的身份与俗人俗事有何不同呢?修行者过这种生活,是违反佛的禁忌。其他修行者听到此事,都纷纷皱起眉头,跑来责备他们,而且将此事禀告了佛。佛说:

那两位修行者不仅今世这样,他们在过去世也是如此。

接着,佛又提起往事了。

古代的波罗奈城里,有一个汉子种有煮不熟的豆子。有一天,他提着一包豆子到市场叫卖,不料,迟迟不能脱手。此时,身边一个汉子正牵着驴子来卖,结果也难以脱手,正在愁眉苦脸。卖豆的汉子心想,何不用我的豆跟他交换驴子呢?于是,他走前去表示:

我的豆跟你的驴子交换如何?

手牵驴子的汉子,也正想跟对方交换那包豆,因此,他也就立刻答应:好啊!

彼此交换成功了,卖豆的汉子高兴地牵着驴子,不禁唱歌说:我的生意手腕真高明,耗尽柴薪煮了十六年的豆,会折断你两排的牙齿。

卖驴子的汉子听到,也作歌回答:

我的生意手腕才高明,四脚齐全毛发旺盛,

若要它背负行李走路,用针刺它也不动的笨驴。

卖豆的汉子回答:

用千度鞭打它的屁股,用四寸针刺它的头颅,自然推得动懒惰的驴子,这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卖驴子的汉子很愤怒地破口谩骂:

前脚齐立,后脚蹄飞,你的前牙折断时,才会满脸哭泣。

然而,卖豆的汉子现在不理会对方,反而恐吓驴子说:

被蚊子或毒虫扎上时,才颤抖地摆着尾巴防卫, 待我把你的尾巴砍掉,让你知道以后的辛苦。

驴子回答:

用祖宗流传的方法,能够轻易地防止,切掉尾巴未免惨忍,待我死后再砍吧!

卖豆的汉子心里想:看样子恐吓也没有用,不如怂恿它一番。他唱歌说:

脸白白如冬雪,声音爽朗的小雄驴呵!

待我给你娶老婆,一块儿到森林玩乐吧!

驴子听到这样悦耳的话,立刻精神抖辙,愉快地作歌回答说:

踏着大步前进,一天急行百里路,一听到能娶妻室,我立刻精神百倍。

当时的两个汉子,就是现今两位老修行者。当时的驴子,即是老修行者的儿子。当时,互相欺骗后,喜不自胜,现在互相欺骗,也和睦相处,大家兴高采烈。倘若彼此欺骗很自然,倒不失为圆满的收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嗜素食的孩子怎样补充营养?

嗜素食的孩子怎样补充营养?

素食可分两种,即不含任何动物性食品的素食(又称严格素食)和只排除动物肉体的素食(可称为蛋奶素食)。蛋奶素食者的饮食包括牛奶和鸡蛋,此外还可以在限定的饮食范围内,选择既能提供热量,又富含营养的其他食物...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专持名号,就能契入三昧,就能够带业往生,就能解决生死问题,就能够圆...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怕你难过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怕你难过

那天我去上课的时候,心情特别的不好。我知道一个老师是不应该带着个人情绪去上课的,所以我还是尽量地装出高兴的样子。可是走到教室门口,我却不想进教室了,平时只要我一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里就会安静下来。可...

【香道文化】蜀香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香道文化】蜀香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蜀香文化源于蜀文化,是蜀文化中的精髓,亦是蜀文化沉淀后得到呈现的另一种形式。“蜀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专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从文化的主体来说,...

体恒法师答:请问床上静坐是否对佛菩萨不敬?

体恒法师答:请问床上静坐是否对佛菩萨不敬?

问题补充:我经常坐在床上学静坐,有朋友告诉我别在床上静坐,这地方不干净,大德你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躺着修静坐是否合法?体恒法师答:坐禅以准备专用的禅凳为最好,若无条件,床上或其它平面板凳也是可以...

道坚法师:佛教组织管理学讲稿大纲

道坚法师:佛教组织管理学讲稿大纲

道坚法师:佛教组织管理学讲稿大纲道坚法师佛教组织管理学佛教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第1节 以法为杻带的佛教组织1、 “以戒为师”的组织管理特色2、 和合一味的佛教组织观(法华经大白牛车的启示)3、 佛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