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喜欢吃海鲜。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但是我们怎么去认知这个事情?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的东西、地上的走兽、家禽就理所当然被我们吃了,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保护它,出于慈悲心孝顺心,我们不应该去吃它,为什么?

这里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一个认知就是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一切众生不仅是包括人道的众生,是包括六道所有的众生,就是海里的水族众生、天空的飞鸟、地面的走兽,这些众生都有佛性。

既然有佛性,它们都是未来佛,既然是未来佛,我们就恭敬它,恭敬都来不及怎敢去杀害它呢?怎敢去吃它呢?这是第一个认知。

第二个认知,一切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的过程当中,曾经跟我们互为父母眷属,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男子在畜牲道里面就是雄性的动物,母亲就是雌性的动物。这些雄性、雌性的动物跟我们都是生生世世互为父母,那么既然是父母,我们就要对他有孝心,孝心报答都来不及,怎敢去杀害他,怎敢去吃他呢!

那么这两种基本认知,我们凡夫不了解,但这个事情真相,佛以五眼圆明的智慧,他看清了这个,把这个事情真相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当下就要以这样的一个知见,把我们的慈悲心生发出来。我们是不是就发愿:我不吃它,我要吃素?

问: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在家人不是说不能讲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谈一谈也是可以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作为居士的给孤独长者,虽然都已证到初果,但他在讲法之前也要先向比丘顶礼,也不升大座,就坐在旁边的座位上来说一说他修学佛法的体会、佛法的精要。这样的形式是可以的。

所以能讲法的居士不能傲慢。一般来讲,白衣高坐、比丘下座是佛教的衰相,是不如法的。

无论是在正法、像法、末法,住持佛法的主力军还是僧团。七众弟子都应该团结在僧团的周围,来护持佛法。僧团为内护,居士为外护。

《法苑珠林》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出家功德经》云:假使有充满四天下之多的阿罗汉,有人在百年当中,尽心供养他们衣食、卧具、汤药,从无缺少;乃至阿罗汉涅槃之后,又分别为他们各自建塔,以花香璎珞等种种供品供养。如此所获的功德,也不如有人为了求证涅槃一日一夜出家持戒的功德。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成为时尚美食态度

吃素成为时尚美食态度

素食与时尚美食态度时下越来越流行吃素,它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美食态度。滨城渐起“素食”风家住南竹岛的网友“缘素”是2005年加入素食一族的。在她看来,素食与环保、动物保护一样,代表着一种“不受...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问:我的家族,每一代排行老大,女孩子成家以后,到四十五岁中间就会守寡,而且生活也会变得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让下辈子不会这样子辛苦? 答...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不能自夸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不能自夸

不能自夸在人的天性里有二个基本的因素,也可以说是罪恶的根源。一个是自夸,一个是骄傲。自夸只求自己的满足,骄傲只求自己的荣耀。愚痴的比库追求种种虚荣:在僧伽中坐上座,成为精舍的住持和受他人的礼敬。愚痴...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心、意、意识及五法、三自性等众妙法门,这是一切诸佛萨入自心境界,离所行相之真实佛心,但愿世尊为此山中之诸菩萨,随顺过去诸佛...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阿弥陀经讲记(八)我们这有个女老师,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亲就死,母亲把她带着,她父亲死了两年才转世。五岁时一天忽然说起大人话:你们找某处某家找来,我要给她说话。找去就说家里还...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看不开就是苦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看不开就是苦

看不开就是苦(1)心宽的反面就是想不开。我们常常看到某个艺人想不开抑郁了、某个明星想不开跳楼自杀了之类的悲剧新闻见诸报端,人们为之扼腕长叹之余,不禁会问:他们事业成功,家财几亿,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