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持名念佛是福中之大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特别法门,他这种理解是不到位的。净土一法是以佛的果地觉作我们众生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的互动、交摄。所以这样的多善根是什么?多善根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蕅益大师说,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是阿弥陀佛的大行,就是他发愿以后,无量劫积功累德,菩萨六度万行的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所以这样的因和缘,是来自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赐予。我们有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福德。是这样理解的。

所以省庵大师也说,什么叫多福德,多福德就是执持名号。不是我们赶紧去做慈善事业,赶紧去积累福德,你念佛号就是多福,而且是福中之福啊!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号当中具足着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无量的福德宝藏。你只要念佛开显出来,把阿弥陀佛的福德转为我们自己的福德,你就是多福德。所以你只要暂时地念一下阿弥陀佛圣号,就胜过你布施百年。你自己去布施,所得到的一点福德,比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还来得少。这是圆顿的佛法,很难相信的。所以一个人能在家里老实念佛,胜过他天天去做其它的事情。念佛是第一善。那么这个多善根,你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

那一般讲,菩提正道就是善根,菩提心是善根,善中之王,怎么跟净土法门来圆融?蕅益大师有个很好的判言: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能对净土有深切的信心,有恳切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这就是无上菩提啊!这个厌离娑婆就是含摄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欣求极乐就包含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欣求极乐,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什么?成佛是为了度众生。所以一发起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心,他这一念心就超过修行多少劫的功德。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执持名号愿见弥陀就是多善根,就是大善根,就是最胜善根,就是不可思议善根。是这么赞叹的。

那么持名也是福中之福。为什么是福中之福呢?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你只要一念这个名号,那弥陀名号的万德就促起来了,这万德里面包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样的福德的全体。所以你不要去求福,这个福已经来了,已经具足了。再就是我们用念佛的心力,自然就能摄住自己的心,那就可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那以这样持念佛号的心力来修福,这个福就容易聚集,这就是福中之福,就叫多福德。所以善根为因,福德为缘,这种因缘都是来自阿弥陀佛。我们净土宗祖师对这个见地都是一致的。善导大师的两个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深信切愿念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 贡高傲慢看不起你,凌辱你的这个人,若是各方面比你优秀,或者你做错了什么,他凌辱你也许能忍耐。但是,对方各方面和你差不多,...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有人认识到做人苦,因为在六道轮回中苦而求往生。请问,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

第一个本土佛教宗派衰灭的原由

第一个本土佛教宗派衰灭的原由

三论宗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本土佛教宗派,有我们国家先人进行建造。佛教的理念虽然虽然说起源于印度,但是第一个本土佛教宗派三论宗的形成和发展确实是在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实第一个本土佛教宗派三论宗在我...

爸爸终于和我们一起吃素啦

爸爸终于和我们一起吃素啦

昨天是农历十五,对于我和妈妈来说,具有很特殊的意义,因为,从这天开始,爸爸答应以后每个月初一、十五以及佛诞日,和我们一起吃素拉 虽然爸爸不是自愿自觉的吃素,而是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之下,但是,对于...

用我一生的执着来感化你

用我一生的执着来感化你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因为天资笨拙,口才也不好,讲经说法更是轮不到他,也没什么信徒来向自己讨教亲近,看着自己的那些年轻的师弟们一个个徒众甚多,弘法利生的事业开展的有声有色...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