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大会】茶语清心——“禅境观海 · 正清和雅”

中国的汉字对茶给予了最得体的诠释:人在草木之间,一杯茶在手,如归山林,如坐草木。

喝茶这件事情,我认为它是一种零门槛的仪式。中国人喝茶是有讲究的,它其实是在四季轮回的流光之中完成着我们身心与自然亘古亘今的水乳交融。现在正值炎炎夏日,正是绿茶最受钟情的时节。那刚刚采下来的茶尖儿,扔进大铁锅里迅速翻炒,烘青晒青,断了青直接上泡,它带着饱满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带着它不发酵的生命清冽之气,喝它几盏,全身的毛孔散发出来轻汗,接触着空气中的微凉,燥热之时帮助我们去火。如果你是在一片萧瑟的冬日,身心需要暖心暖意的时候,像熟普洱这类的全发酵茶,在它经历百转千回的发酵后又带着一息尚存的自然灵气走进你的味蕾,它那红红艳艳的品相,就是我们在一片苍白季节里渴望的那一点入心入怀。

一般来说,泡茶选用瓷器为器具视为最佳。瓷器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是泥土,因为泥土制品透气挥发。所以,茶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最终又回归到泥土的制品中,在清亮的水里慢慢苏醒过来,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全部选择在泥土之中唤醒。谁又敢说这不是带着中国土地伦理的仪式呢?

因此,茶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在纯真自然、朴素谦和的民族文化根性里生长出来的。意趣仪式之中,深藏着中庸、明理、主静、心斋的思想内涵。

翻开《茶经》,对于茶的定义,为南方之佳木也。它是生长在深山幽谷间的珍木灵芽,它的天赋秉性是野幽香馨,所以,它惊为天人般的契合了中国古代文人逸士的人格气象。迁客骚人将茶当作知己好友,钟爱有加。正如梅妻鹤子在《彭北苑茶有怀》中写到: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以古人。高雅之韵一览无余。

因此,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历代茶仙墨客的品格风范标识,同时也成就了他们的明哲高洁、脱逸超然。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闲适的人生是为了在清苦中品味回甘,在劳累的人生中偷得半日闲暇浪掷浮生。在漫长的人生中,制造一种隽永的情调,让生活多一些情趣,饱含一些诗意的生命质量,使自己心境清幽、恬淡、脱尘寡欲,让心灵随着氤氲茶香的弥漫与宇宙自然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万缘努力修行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万缘努力修行

五月十八日开示《禅门日诵》上载有憨山大师《费闲歌》十首,讲十件难事。这十件事办不到,就是空费力,就是闲无用,故曰《费闲歌》。若把这十事做到,就了生死。十件难事是:体道难,守规难,遇师难,出尘难,实心...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宽忘屋窄,野旷得天阔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宽忘屋窄,野旷得天阔

心宽忘屋窄,野旷得天阔宁静不是归于混沌,亦不是避世求隐,而是置身于喧嚣之中,你的心依然能够保持安宁心外世界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一个胸怀开阔的人,即便身居囹圄,亦可转境,将小小囚房视...

大安法师: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感而遂通】 一千六百多年前,慧远大师与荆州名士殷仲堪在东林寺内一泉边品茗谈易,甚为融洽。殷仲堪赞大师“师智深明,实难庶几!”大师亦赞殷辩如泉涌,“聪明如斯泉”,聪明泉因此得名。其间殷仲堪问慧远大师...

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

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

传说喝了孟婆汤就能够把前世的记忆消除了,而如果没喝就会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世,而通常转世的时候都会让你把前世记忆给消除的,为什么说不能唤醒前世记忆,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为什么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引言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引言

引言阅读台湾「今日佛教」月刊第二卷第二期,上载有煮云法师大作「金山活佛」一篇文章,我一看到这个醒目的标题,内心就生起了一股欢喜情绪,煮师的文艺天才,和他的创作能力是为人所称道的,数年前,他在佛刊上写...

低脂素食并补充B12维生素更容易改善糖尿

低脂素食并补充B12维生素更容易改善糖尿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7日报道,据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控制2型糖尿病方面,食用低脂素食饮食或许比传统饮食更有帮助。 研究人员发现,在连续22周坚持低脂素食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43%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