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律陀

学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点点滴滴皆不离因缘果报。

佛陀对僧众的教育,是希望大家从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言行,并互相关心、彼此照顾。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将针线掉到地上,佛陀便亲自为他捡起来,为他穿线,可见佛陀非常关心弟子,而且也身体力行。那时弟子们很感动,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

佛陀即说:在过去燃灯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子,每当燃灯佛讲法之时,一定会到僧团听法。那时燃灯佛在讲述六神通,其中有一种称为天眼通,这位长者子对天眼通特别感到好奇和兴趣,于是在佛前发愿:愿我于来世修行得天眼通,而且要天眼第一!从那时起,他就非常用功修持。长者子在那一世结束后,生于穷困的家庭,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因生活煎熬,顿时生起盗心,想去偷东西。有一天黄昏,他穿戴好后出门,走到一舍利塔旁,鞋带突然断了,于是他走进塔里;塔内有人燃灯礼拜舍利,而人已离开了,留下油灯。他为了修整鞋带,把灯心用一根竹片挑高一些,又加了油,让灯光更明亮一点。当他整理鞋带后,心也静下来,那盏灯照亮了他的心:为什么我只因一时的贫困,就想去当贼偷人家的东西呢?看看周遭贫困的人那么多,都已饥饿得无法维生,我怎能忍心再偷别人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的心念很可怕,为何会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念头?那时,他就在舍利前发露忏悔,并发愿:从今开始我要修行,而且要得天眼通!希望能点亮心灯,照视天下!他发现一时糊涂,心地黑暗即容易犯错,所以希望眼前的这盏灯能永远照亮他的心,让心光能引发天眼通,使心地光明、时时能分辨事理。甚至发愿自己将来能遇上佛陀,生于佛世,得到真正究竟的境界。从那时起,再困苦的环境,他都不再起盗念。

佛陀说: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前生是长者子,也就是现在的阿那律陀。过去生他有这些因缘,又发善心善愿,所以现在他能在我的座下,发心出家而修行证果。

他(阿那律陀)道心坚固,只是听法容易昏沉、打瞌睡,因此遭到佛陀的鞭策,故废寝忘食、目不交睫而导致失明。佛陀教他以耐心训练开拓心光而引发天眼通,并以此因缘教育他的弟子们发挥大爱,彼此互相帮助,并且照顾好心念。因为有了过去的因,加上现在的缘,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分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早晨睡个懒觉,大概早上10点时,当时正在做梦,梦到老婆在旁边。于是我侧身去抱她,忽然想到老婆昨天已经去广交会了,怎么还会在家呢!于是就起来警惕之心,心里开始念阿弥陀佛。这时候就有鬼压身的感觉了,明显...

枸杞西米银耳羹

枸杞西米银耳羹

主料:雪耳 枸杞 西米 红片糖 做法:1、雪耳浸泡至软,枸杞洗净 2、雪耳枸杞下锅煲熟后下片糖调味① 3、煮西米,煮几分钟看见白心时关火加盖焖至白心全变透明,煮好的西米放冰水中增加口感。 4...

禅宗大德故事:无生无灭无去无来

禅宗大德故事:无生无灭无去无来

大约公元七一三年七月一日,六祖慧能召集门人,当众宣布说:我八月份就将离开这个世界,你们有何疑问,我可为你们解答。如果我走后,就没办法教导你们了。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流泪哭泣起来,而只有神会,神情自然...

太上感应篇图说121: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太上感应篇图说121: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经文:决水放火,以害民居。【原文】劫财杀命欲奔亡,弃伴宵行窜远方。魂魂被褫逃不得,分明有路总茫茫。注:祸之最惨烈者,莫如水火,虚焰之所焚毁,洪波之所漂荡,老幼丁口、衣饰、庐舍、田产、牲畜以及草木昆虫...

星云法师:烧头香

星云法师:烧头香

台湾的宗教,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每逢新春,大年初一,人人都想到寺院里「烧头香」,表示恭敬。甚至关圣帝君的生日,妈祖娘娘的祭辰,信徒也都以半夜三更前往「烧头香」为敬。其实,「烧头香」...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什么叫声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