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律陀

学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点点滴滴皆不离因缘果报。

佛陀对僧众的教育,是希望大家从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言行,并互相关心、彼此照顾。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将针线掉到地上,佛陀便亲自为他捡起来,为他穿线,可见佛陀非常关心弟子,而且也身体力行。那时弟子们很感动,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

佛陀即说:在过去燃灯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子,每当燃灯佛讲法之时,一定会到僧团听法。那时燃灯佛在讲述六神通,其中有一种称为天眼通,这位长者子对天眼通特别感到好奇和兴趣,于是在佛前发愿:愿我于来世修行得天眼通,而且要天眼第一!从那时起,他就非常用功修持。长者子在那一世结束后,生于穷困的家庭,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因生活煎熬,顿时生起盗心,想去偷东西。有一天黄昏,他穿戴好后出门,走到一舍利塔旁,鞋带突然断了,于是他走进塔里;塔内有人燃灯礼拜舍利,而人已离开了,留下油灯。他为了修整鞋带,把灯心用一根竹片挑高一些,又加了油,让灯光更明亮一点。当他整理鞋带后,心也静下来,那盏灯照亮了他的心:为什么我只因一时的贫困,就想去当贼偷人家的东西呢?看看周遭贫困的人那么多,都已饥饿得无法维生,我怎能忍心再偷别人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的心念很可怕,为何会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念头?那时,他就在舍利前发露忏悔,并发愿:从今开始我要修行,而且要得天眼通!希望能点亮心灯,照视天下!他发现一时糊涂,心地黑暗即容易犯错,所以希望眼前的这盏灯能永远照亮他的心,让心光能引发天眼通,使心地光明、时时能分辨事理。甚至发愿自己将来能遇上佛陀,生于佛世,得到真正究竟的境界。从那时起,再困苦的环境,他都不再起盗念。

佛陀说: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前生是长者子,也就是现在的阿那律陀。过去生他有这些因缘,又发善心善愿,所以现在他能在我的座下,发心出家而修行证果。

他(阿那律陀)道心坚固,只是听法容易昏沉、打瞌睡,因此遭到佛陀的鞭策,故废寝忘食、目不交睫而导致失明。佛陀教他以耐心训练开拓心光而引发天眼通,并以此因缘教育他的弟子们发挥大爱,彼此互相帮助,并且照顾好心念。因为有了过去的因,加上现在的缘,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分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错过爱的驿站,没有谁对谁错

错过爱的驿站,没有谁对谁错

凌和涔互相看着对方,相视无语。微风拂面,夹杂着小酒的味道。突然,凌紧紧拥住涔。“你是我的,你本来就是我的。”凌咆哮着……”你不是说等我 10 年吗?那一年,我没有陪你吗?没有陪你吗?”涔喷涌而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

复吴希真居士书

复吴希真居士书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莲池大师曰:不论男女、僧俗、贵贱、贤愚,无有一人不堪念佛,是谓摄机最普。只此一句阿弥陀佛,三...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问: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比如,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达真堪布答:主要看自己...

长期素食者应注意哪些事项?

长期素食者应注意哪些事项?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维他命B12 、维他命D 、和矿物质铁、锌、钙,因此吃素的人最好注意自己是否有脚气病、夜盲症、牙龈流血的现象?若是能够增加菜色的变化,并且每天补充一颗综合维他命,素食者就可以避免微...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谁都会跌倒,爬起来的是强者,坐在那的是弱者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谁都会跌倒,爬起来的是强者,坐在那的是弱者

毕业二十年的同学聚会,当有人把程欣用轮椅推进来时,我大吃一惊。这张脸还有当年的影子,只是这双腿大家吃过饭后,我找程欣单独聊了一会儿,这才了解到她这些年的遭遇。程欣从学校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