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随力修三学六度,但往生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不假他求,名号本身已具三学六度功德

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行,为归念佛。善导大师释:虽说两门,意在专称。刚刚讲念佛的功能力用,是大利无上,念佛才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这句弥陀名号功德的超越性。如果一开始没有讲定善、散善,就直接讲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的话,听的人就不晓得它们的高低,因为没有经过比较;而一经比较,才晓得定善跟散善这两种,都不比念佛殊胜。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导本来修学定善或者散善根机的人,完全归入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即使随缘、随份、随力修学三福,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但也不依靠那些功德往生极乐,为什么?一者其它法门的功德,不如弥陀名号的功德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根机;二者这句弥陀名号本身已具足三学六度、百千陀罗尼的功德,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不假他求。所以,《观经》的定散二行,以下品下生为终结,有引导十三观以及上中二品归入念佛之意;而到了《观经》最后的流通分时,则以非定善、非散善的本愿称名之念佛作为总结论,而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又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对这两段法语解释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又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至此整部《观经》,彰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善为归念佛的深意,可说洞若观火。

——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六)主讲:慧净上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汉武帝与面条

汉武帝与面条

据传,汉武帝跟文武百官闲聊时说:“《相书》上讲,人中(人的上唇正中凹痕)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侍中东方朔“噗哧”一笑,百官大惊,嗔怪他嘲笑皇上。东方朔辩解道:“我哪敢嘲笑陛下,我是笑彭祖的脸呀...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达真堪布: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 问:点灯的时候应该怎么发心?达真堪布答:点灯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点的不是一盏油灯,而是觉性之灯,是每一个众生心里的智慧之灯。点燃了灯,就点燃了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

文殊八字咒

文殊八字咒

文殊八字咒文殊八字咒原文:唵阿尾啰吽佉左洛文殊八字咒“汉语注音”: 唵ong阿a尾wei啰ra吽hong佉qia左zha洛lao 文殊八字咒“罗马拼音”:唵om 阿a 尾vī 啰ra 吽hūm 佉k...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问: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好像都在疲于奔命,像是战场中的士兵,永远得不到休息,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达真堪布:走路时可以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吗?

达真堪布:走路时可以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吗?

达真堪布:走路时可以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吗? 问:当我们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时,能不能一边走路一边把金刚萨垛佛观想在头顶,且具五种圆满,保持三轮体空,观想流下甘露,自身排下的罪障、病气、烦恼令大地之下的冤亲...

乘宗法师:奉献自己,成就众生

乘宗法师:奉献自己,成就众生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的精神修持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我们的生命...